但只有呂掌柜自己知道,過去那些年,每每想到那樁事,他心里是有多后悔和不甘。
后悔自己在臨門一腳的時候出了差錯,沒能把握機會。
不甘自己空有天賦,卻與學廚無緣。
特別是轉崗初期,他尚未完全勝任前堂的活計的時候,多少次午夜夢回,呂掌柜都徹夜難眠。
那件事已然成為他的一個心結。
如今,宋玉枝告訴他,他沒有出錯,當時那樣的情境下,如果是她去嘗那兩盞湯,也會和他得出一樣的結果。
呂掌柜只覺得心中一塊大石被搬走,他眉頭舒展開來,“是我該和東家道謝。謝您為我紓解心中郁結。我不把東家當外人,便不說那些虛的了。今后凡是東家想做的事,我莫有不從!”
宋玉枝笑著說這敢情好,“我正有事需要掌柜幫忙。”
味精雖然是弄出來了,但人曹師傅那里同樣也有,且難保人家還有別的祖傳秘方。
宋玉枝自然不能安于現狀,還得朝著這個方向再努努力。
她先想到了十三香。
十三香需要用到花椒、八角、肉桂、丁香、砂仁、豆蔻、甘草、陳皮、茴香、三奈、母丁香等,可用于燉肉、炒菜、煮湯和制作各色面食。
這個配方宋玉枝知道,但上輩子沒試過自己做,都是買的現成的,便不知道各種香料的用量比例。
呂掌柜味覺敏銳,由他來研究配比,再合適不過。
另外,宋玉枝還準備做耗油。
耗油的制造過程沒有那么精細,相傳珠海南水一個盛產生蠔的地方,有人為了生計在當地熬煮生蠔時,因忙于其他事情而忘記了鍋中的生蠔,導致生蠔在鍋里煮了很久,最終煮成了棕褐色的濃稠汁液,進而發現了耗油。
那么只需要開生蠔,取生蠔肉,放入鍋里熬煮,最后放一點簡單的佐料調味就行了。
但這寥寥數字的過程也有難辦的地方,就是用這種古法的話,上百斤生蠔才能熬出一斤耗油。
豐州城為期四個月的禁漁期已經過去,現下街頭巷尾不缺各色海產品。
生蠔本身價格就不貴,尤其這幾日風浪大,百姓前往海邊趕海,一天下來也能撿到不少,它的價格就更是親民了。
難點在于如果想長期穩定地制造耗油,和哪家收生蠔,怎么收,怎么談長期合作……都需要制定詳細的計劃。
同時沈遇和劉大全本身都有自己的重體力伙計,光靠他們兩個人去開生蠔和洗生蠔,肯定是忙不過來的,還需要調整店里人手,讓眾人一道幫忙。
這些個資源整合的活計,宋玉枝能做,卻并不算擅長。
兩件事說完,呂掌柜都如他說的那般,一點不嫌煩地應承下來。
當天他連夜就出城去了,在城外住過一夜,隔天便使人抬了兩大筐新鮮生蠔過來。
呂掌柜又給一眾員工排了班,讓一眾伙計在本來的工作外,另外每天抽出二刻鐘的時間,進入到耗油的生產當中。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又沒有給眾人增加太多的工作量。
就在這樣忙碌的氛圍里,轉眼就到了十月初五,一眾富戶商戶齊齊赴宴的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