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一直子息不豐,到了魏先生這一代,更是成了單傳。
哪個當娘的沒想過要個香香軟軟的小閨女呢?
魏老太太年輕時就守了寡,沒了那種想頭。
但魏先生和魏夫人感情甚篤,再懷一個照理說并不難。
前些年魏家還在京中時,婆媳倆沒少去拜送子觀音。
次次觀音廟的廟祝都說魏夫人命中還有一女,只是得等上一段時日,不會那么早就來。
無奈一過就是這些年,魏夫人一直沒能開懷,年歲也漸漸上來了,魏家又出了事。這件事漸漸地就沒人再提了。
魏老夫人高興道:“兒啊,不瞞你說。我這些年私下里沒少犯嘀咕,覺得那廟祝騙人!現下你這么一提,我莫名就想起那廟祝的話……準啊!真是準的不能再準了!”
正好丫鬟捧著熱水進來,魏夫人給魏老太太絞了帕子,“娘高興歸高興,這事兒光咱家愿意可不算,還得看宋小娘子和宋夫人的意思。我方才沒提,就是想著今日天色不早了,貿然提出太過倉促。過兩日,我撿一些禮物,正式登門提這樁事。”
認干親在時下可是大事,有一系列的流程和儀式。
首先就要還要對一對時辰八字,看看兩家人是不是相合。
魏夫人既然把話挑明了說開來,明顯就是不在意那些虛禮了。
但后續的儀式和流程不能省,須得好好操辦起來,才能彰顯魏家對宋玉枝的看重。
魏老夫人一邊擦臉一邊頷首贊同,等擦過了臉,她也沒有直接去沐浴,而是起身走到了案臺邊。
“你的禮歸你的禮,你看著好好拾掇。今日我先給丫頭準備一份禮物。”
未來的寶貝孫女,怎么能平白讓人欺負呢?
怎么也得給王老太太去信一封,告知她的好孫媳到底做了什么樣的事兒!
為自家丫頭討個公道!
這封信當晚就擬定寫好,隔天一早,魏家下人便送到了王老太太跟前。
王老太太動了真火——
從前宋玉錦再混賬草包,那也是在自家范圍內胡鬧,尚且翻不出什么大風浪。
這次不同,她居然敢在全城權貴的眼皮底下耍小聰明!
所用招數更是先前差點損了她大孫子王宏安聲譽的、上不得臺面的那種。
被她陷害的宋小娘子但凡心狠一些,完全可以來一招移花接木,讓伎人順勢和王宏康共在一室。
反正那伎人要尋的本就是王家二少爺,王宏康那會兒也已經醉得一塌糊涂。
操作起來并不會多難。
真到了那時,王宏安身上先前的那樁事,必然再被重提到明面上。
他們兄弟倆,甚至整個王家,都將成為整個豐州城茶余飯后的笑談。
王老太太當即就在家里下了一道命令,說自己身體不適,需要有福的后輩為自己盡孝正祈福,讓人把宋玉錦直接從城里王家給“抓”到了身邊,還說什么時候自己身體痊愈了,什么時候宋玉錦才能離開。
都知道王老太太身子大不如前,每況愈下,哪兒還有什么“痊愈”呢?
宋玉錦少說得在城外莊子上待個三年兩載。
偏生王老太太這借口用的妙,半點不提宋玉錦的錯處,只說讓她盡孝。
便是宋家人想求情,也沒處說嘴。
以至于這件事之后,一直到宋玉枝離開豐州城,都未再見過宋玉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