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往后得聚少離多,宋玉枝卻只有打心眼里為他高興的份兒。
“家里有兩個娘,還有知遠那小管家公,更還有干爹干娘和祖母。鋪子里就更別說了,十好幾口人在呢。我不會有事的。倒是你……雖我和霍大人說好了,宋記不會負責運送飯食,但若是鋪子里人手充裕,我也會派伙計跟過來的。若是回頭讓我發現,你光顧著操練,沒有好好吃飯和休息。我可是……”
宋玉枝頓了頓,一時間還真想不出可以威脅沈遇的話。
沈遇笑得更厲害了,應道:“好,我會好好吃飯和休息,定不讓夫人不高興。”
“你知道就好。”
還挺湊巧,兩人說話的時候,恰好就有一對比他們略年長一些的夫妻過了來,也在城門口分別。
其中的丈夫穿著書生袍,作書生打扮。
他的妻子則是荊釵布裙的普通農婦打扮。
那婦人把丈夫送到城門口,就說得回去照顧家里的孩子和喂雞喂鴨了。
書生不情愿地把妻子拉住了,頗為幽怨地說:“你這就走了?你看人家,來的比咱們早,到現在還舍不得分開呢。”
那婦人沒好氣地把他的手給撇開了,又好笑道:“人家看著就是剛成婚。小夫妻正是膩歪的時候,咱們老夫老妻的,跟人小夫妻比,你好意思嗎?!”
夫妻二人旁若無人地說著私房話。
聲音剛夠一旁的宋玉枝和沈遇聽到。
宋玉枝一陣臉熱,便也不再和沈遇說話,讓不必再送,抖落韁繩驅趕驢車進城。
午前,宋玉枝回到了宋記。
在準備午飯之前,宋玉枝開了個簡短的員工會議。
一則是把今晨由趙大娘出面聘請,才剛到崗的張大嬸和狗蛋他娘,正式介紹給眾人。
二則把葉兒和葵兒升為鋪子里的二廚。
三則知會剛談成的民兵營訂單。
民兵營的訂單對前堂影響并不很大,至多也就是需要呂掌柜調遣人手,負責把飯食裝車罷了。
而對于后廚,則是增添了巨大的工作量,絕對是不小的挑戰。
因此說完三件事之后,呂掌柜立刻去定制宋玉枝所需的特大鐵鍋。
宋玉枝就讓前堂的人都散了,領著后廚人員去了灶房細談。
張大嬸和狗蛋他娘知道宋記正是需要人手,才特特在年前聘請她們,自也沒有怨言。
而且切菜備菜那些個活計,她們這個時代的婦人都是做慣了的,尤其是張大嬸,日常在家還幫著張屠戶殺豬,比尋常的女子還多了一把子力氣。
二人都沒被新訂單嚇退,反而干勁滿滿。
葉兒和葵兒就更別說了,兩個小姑娘自愿幫自家師父干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今日她們升職之后,工錢上漲到二兩銀子一個月了。
誰家會給十三四歲、學廚才半年的學徒,開這樣的工錢呢?
要不是方才宋玉枝當著宋記所有員工宣布的,她們肯定又該跟著自家師父掰扯推拒起來了。
領這樣多的工錢,她們再不多做點活兒,晚上睡覺都得不安生!
宋玉枝見她們都沒有表現出一點為難或者不情愿的模樣,遂也不再多說什么。
后頭宋玉枝照常上工,得了閑便把提供食材的供貨方全都拜訪了一遍,說清自家最近上漲的供貨需求,另外在原有的折扣上,又給談下去半成……
轉眼就到了臘月初一,宋記正式向民兵營提供飯食的時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