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決定放年假之前,少不得要問問兵營那邊的安排。
兵營同樣休沐,不過只有除夕一個下午。
而且不是人人都能休的,得自愿放棄前頭一次休沐,才能換來這短暫的年假。
讓宋玉枝來說,就跟后世的調休似的。
這是在兵丁們入營時就說好的,倒也沒人到了年頭上生出抱怨。
這期間他們的飯食并不用宋記負責——
霍知州把官署衙門的廚子撥了過去。
反正衙門也在放年假,衙門里的廚子無親無眷,調進兵營里,還能讓廚子有伴兒。
臘月里,沈遇一共只休息了半日,其余時候都扎在兵營的事務里脫不開身。
那次他歸家,就說好除夕這天的午后,就會帶著猞猁一道回來過節。
然而眼看著都快到下午晌,還不見他的影子。
幾人輪流去巷子口等過一陣子,后頭趙大娘就不讓宋玉枝他們出去了,轉而拉著大家開始貼春聯。
“臭小子肯定是忙起來就顧不得時辰了。虧得老娘還想著等他貼春聯。看后頭老娘怎么收拾他……”
趙大娘踩在凳子上,一邊拿著魏先生親自寫的春聯比劃著門楣,一邊沒好氣地說著話。
周氏和宋玉枝在旁邊幫忙扶凳子,遞漿糊。
母女倆對視一眼,都知道趙大娘不是生氣,而是又擔心上了。
宋玉枝便開口勸道:“娘,沈大哥做事素來有交代,他肯定是被什么事絆住了,一時脫不開身。都說年頭上不興罵人,罵了人,新的一年就沒有好運氣了。”
趙大娘眉眼間的煩躁這才消下去一些,溫聲道:“好,娘不罵人了。沒得帶壞了我們枝枝的運氣。但是回頭臭小子回來,枝枝你可得幫我說說他。”
正說著話,路口人影一閃,趙大娘第一個反應過來就是沈遇回來了,臉上不由一喜。
結果再定睛一看,原來過來的并不是沈遇,而是金大娘和葉兒——
年節上家家戶戶都在團圓,連沒有家人的呂掌柜都去尋訪舊友了。
她們祖孫二人才剛入城定居,除開宋玉枝這邊,可以說是再無親友的。
宋玉枝就邀請她們過來一道用年夜飯。
吃完也不用急著回,就在家里住著。
見到是她們過來,趙大娘同樣很高興,從凳子上大步跨了下來,快步相迎。
“阿金!”趙大娘上前攙扶住金大娘,“你這人也是,都說我會去接你的,你非不應……這眼看著就要下雪呢!”
金大娘笑著應道:“我哪有那樣嬌氣?又不是下不來床,哪里就需要你車接車送了?我們自己賃了車過來的,又不辛苦。”
趙大娘又察覺到金大娘的手發冷,也不顧上埋怨了,扶著趙大娘就往屋里進。
回想宋玉枝在碼頭和她們初遇到那會兒,她們就已經十分要好。
那時候金大娘雖然看著就比趙大娘年長一些,但精神頭極好,一點都不顯老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