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這會兒了,沈遇肯定是來不及回來了。
趙大娘望向門外的頻率越來越高。
好在最后一點天光消失之前,衙門的官差過來了一趟。
他帶來了沈遇的口信,說兵營里臨時有點公務,今晚實在來不及回來。
當著外人的面,趙大娘也不好意思數落沈遇的不是,便也不再追問到底是什么要緊的公務,只裝了一食盒的生餃子,讓官差幫忙帶給沈遇,又說:“若是不方便,你把餃子全吃完,一個都別給那不著家的臭小子留。”
那官差似乎還有別的事要忙,來不及說更多,提著食盒就腳步匆匆地走了。
晚些時候,清水巷的街坊四鄰先后送了各家的好菜來。
宋玉枝這邊除開各色口味的餃子,也燒了不少菜。
她也分出去餃子或者菜肴當回禮。
就這么一送一回的,飯桌上的菜就快擺不下了。
宋玉枝出了堂屋,把大門關上,門栓插好,宣布開飯!
年夜飯之后,眾人還跟之前一樣,剝著瓜子花生閑聊天。
夜色濃重的時分,金大娘明顯有些精神不濟。
趙大娘讓她去自己屋里睡下,又守了她一會子,等她睡熟了,才重新回到堂屋里。
見到宋玉枝還在堂屋坐著,趙大娘笑著催她,“枝枝快帶知遠和葉兒睡覺去,我和你娘守歲就行。沒得亂了你的作息,年后開工難受。”
宋玉枝毫無睡意,但不想讓家里人看出端倪,便應下了。
一大家子在趙家吃的年夜飯,這邊更寬敞一些,屋子也多。
宋玉枝索性就讓他們都跟自己睡。
子丑相交之時,趙大娘去門口放了一串掛鞭。
躺在炕上還毫無睡意的宋玉枝聽到了響動,披了衣服起身,幫著趙大娘一道放。
最后宋玉枝又檢查過一遍門扉,便催著趙大娘和周氏也去睡。
一大家子各自休息不提。
與此同時,豐州城北的山林間,就全然沒有過年節的輕松氛圍了。
沈遇正領著一眾兵丁前往軍鎮。
下午晌,在沈遇即將出營之時,民兵營收到霍知州的指示,令他們在今夜趕往軍鎮。
雖然指示就這一句,半點沒說其他。
但軍鎮位置特殊,數里地開外就是兩國的交界線。
尋常時候,莫說是他們這些百姓出身的民兵,便是衙門里有品級的官員,都不能輕易涉足。
讓他們趁夜前往,自然是北戎有了異動,軍鎮需要支援。
眾人心里多少都有些數。
才剛入營的兵丁,操練的時間滿打滿算也就月余。
裝備更是寒酸的可憐,一人只有一桿木槍,一副藤甲,整個兵營里別說戰馬,就是驢子、騾子都沒有一頭。
這樣的裝備若是上陣殺敵,還未開打就已經落于下乘,輸了三分。
很多人甚至根本沒想過真的會上戰場,只想著混到年后,領上幾個月的報酬,還回田間地頭過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