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捕頭直接就來敲宋玉枝這邊小院的門了。
衙門的人自是不能輕易得罪的,宋玉枝沒有直接開門,而是應了一聲,說自己在。
敲門聲停止的同時,陸捕頭這才繼續道:“宋小娘子還在就好。我有件事要同小娘子知會一聲。”
陸捕頭要知會的也不是旁的,就是衙門也知道城內的情況了,決定在城中征用幾個落腳點,讓官差入駐,一隊人馬負責一個片區,便于巡邏和策應。
清水巷就是衙門選中的落腳點之一。
換成后世的說法,那就是公安局分局直接開到家門口了!
這自是好事,不等宋玉枝回答,張屠戶就樂道:“這還有啥好知會的?!老陸啊,你們啥時候搬過來?這一帶的人家我都熟,我帶你們去找院子!”
陸捕頭說越快越好,然后喊上張屠戶一起去找地方了。
一個時辰不到,陸捕頭就在巷子口選好了地方。
那是清水巷里最大的院子,由兩間小院打通,主家是最早一批離開豐州城的,細軟收拾的干干凈凈,只留下一些不好挪動的大件家具。
地方夠大,又不用擔心弄壞了主家的東西,來日攀扯出官司。
正午之前,雷厲風行的陸捕頭就帶著人過來了。
一行二三十人,帶著簡單的行李,總歸有些動靜,附近的住戶在上午都得到了消息,聽到了響動后,不少人都走出了家門聚到了一處。
“我記得前些年,北戎打過來的時候,咱家這邊沒有官差過來吧?”
“這你就不知道了,其實每逢戰亂,衙門都會這樣的。只是往年他們都不會選咱們這樣的地界。”
“是啊,我們這只有空屋子,啥都沒有。若是住到那些個大戶人家里,高床軟枕,有吃有喝,還有下人伺候,說不定大戶還會給衙門上交一筆頭錢……”
“那這次為啥選中咱們這?我記得兩條街外,就有個大戶。位置比咱們這更便利,地方也更寬敞。”
“還能為啥?現在咱們這里的人不同了唄!”
宋玉枝已經連著好幾日沒出門了,今天官差入駐,附近難得地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和祥和。
她這才和趙大娘走出了家門散散。
哪里想到,兩人才剛到巷子口,街坊四鄰聊著天就齊刷刷地看向了宋玉枝。
這幾年,清水巷的住戶變動并不大。
叫得上名號的外來戶,就是宋家和趙大娘母子了。
“肯定是因為宋小娘子,她家的宋記是官家食肆。尤其她夫婿還是民兵營的教頭……衙門不先護著她,也說不過去!”
“還真是。今日陸捕頭直接就是找的宋小娘子家,確認宋小娘子沒離開咱們這,才接著提了官差入駐。”
“那咱們是沾了小娘子的光了!還好我沒跟著一道出城,這城外哪有官差眼皮底下安全?”
眾人說著話,看向宋玉枝的眼神就越發熱切了,仿佛生怕她下一瞬就決定離開清水巷一般。
這些人中就有同宋玉枝關系很不錯的鐵牛他娘。
鐵家因為家里有老人和小娃娃選擇留下,跟張家一樣,在得知宋玉枝不準備出城后,也特地找宋玉枝說過,讓她有事可以直接去找他們。
鐵牛他娘不想宋玉枝被架到那么高,怕萬一宋玉枝來日有了別的打算,決定離開,反而落了一眾街坊的埋怨,就出聲道:“嬸子、嫂子們,想那么多干啥?咱們快動起來啊!總不能真的讓陸捕頭他們真的缺衣少食吧。到時候可就沾誰的光都不頂用了。”
眾人這才回過神來,趕緊回家去拿上東西送過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