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日,在清水巷的住戶走了泰半之后,張大嬸就特地來了一趟宋家——
張家人口簡單,兩夫妻帶著三個十來歲的小子,既沒有老人,也不缺銀錢。
照理說完全可以離開豐州城。
但是張家夫妻的長輩都在就近的村子里。
若是他們拋下老人一走兩之,就等于直接背上了不孝的罵名。
張家夫妻就決定先在城里多觀望幾日,若情況真的不對勁,再做下一步打算。
張大嬸找宋玉枝,就是問她可不可以把趙家的院子借給他們住。
他們原先的院子在清水巷最深處,另一面就是清水河。
搬到外面些,路也寬敞些,方便他們在危難的時候決定去留。
另一方面,其實也就是為著護著宋玉枝等人——
若是巷子真的來人,他家能第一時間察覺,不至于直接讓宋玉枝直接同人對上。
宋玉枝當然沒有不可以的。
自家原先就四口人,后頭金大娘和葉兒留了下來,不過六口人。
在發覺清水巷的住戶躲走不少之后,宋玉枝已經和家里人商量著都搬到一處,方便互相照應。
而且開始囤積物資的時候,宋玉枝還沒有出嫁,東西都藏在小院里,已經不方便再轉移。
宋玉枝應下之后,張家前一晚就搬了過去,住到了趙家院子里。
于是初八一大早,宋玉枝就聽到了隔壁的敲門聲。
這時候尋常百姓或忙于逃難,或者躲在家里,哪有特特上門的?
宋玉枝心神一凜,拿上棒槌就出了屋,負責在堂屋守著眾人的趙大娘,則先一步拿著柴刀到了院門旁。
敲門聲還在繼續。
兩人不動聲色地換了個眼神,越發放輕了手腳。
不多時,隔壁傳來張屠戶的聲音,詢問門外是誰?
雄渾的聲音里帶著難掩的不安。
直到門外人應道:“是我。”
緊張的氣氛才算是淡了些,張屠戶呼出一口氣道:“老陸,你可嚇壞我了!”
來人正是在城中頗有名望,且同張屠戶有些交情的陸捕頭。
“你咋過來了?”張屠戶開門詢問起來。
陸捕頭卻沒有第一時間應答,而是同樣發問:“怎么是你家住在這?宋小娘子人在何處?”
張屠戶連忙道:“老陸,你那是啥眼神?我總不可能趁亂強占人家的屋子。”
張屠戶并不提宋玉枝具體在哪里,但只言片語里,已經透露出他家住在那里是經過宋玉枝準許的。
那么肯定宋玉枝沒有走遠,或者說來不及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