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未亮,道路兩旁寂靜無聲。
宋玉枝同陸小哥說完了話,撩開了車簾仔細辨別了一番。
他們這是在往南去。
想想也正常,城東一帶富戶云集,很多人家拋不下偌大家業,還都留在城里。城西外頭是碼頭,有水匪之患。城中一帶民居少,地方小。城北是城破之時,打頭遭殃的……
還真是城南最適合接納遷徙過來的軍眷。
判斷出這些后,宋玉枝就把車簾給放下了。
她畢竟只是去見沈遇的,不是真的要打探軍鎮人員的落腳處。
知道個大概方位足矣。
沒得給幫忙通融的霍知州添亂子。
馬車又行駛過半個時辰,終于停下。
陸小哥先跳下了馬車,發出“哇”一聲輕響。
宋玉枝沒他那么靈巧,自己扶著車轅慢慢下了來。
站定之后,宋玉枝也就明白為何陸小哥這般驚訝了——
只見他們來到的地方,是一片跟清水巷有些類似的民宅區。
入口只有一條細窄的巷子。
但跟清水巷不同的是,這里的巷子口搭建了一個三層高的瞭望臺,形似鹿角的的尖銳鹿砦布滿整個入口。
守衛二十余人,個個都身披盔甲,手執利器。
為首的將士年近四十,身形魁碩,黑臉銅鈴眼,留著連鬢胡,散發著莫名的威壓。
他眼神掃過來的時候,別說是十二三歲的陸小哥,便是宋玉枝都有些后背發寒。
“聽說這次負責護送和押解的將士,都是久經沙場,能征慣戰的。尤其是那領頭的,姓連,乃是軍鎮上的副將,據說力大無窮,能手撕活人,生啖人肉。早知道今遭來的是他,我就不來干這活計了……姐姐一會兒仔細些,莫要惹惱了那連副將。”
陸小哥盡職盡責地提醒宋玉枝,自己卻不由自主地打了個擺子。
說著話,衙門里的第二輛馬車到了。
第二輛車里都是雜役略多一些,有五人,加上宋玉枝和陸小哥,七人匯聚到了一處。
后來的雜役同陸小哥一樣,也都戰戰兢兢的。
陸捕頭上前去知會了一聲,轉頭就讓宋玉枝等人上前。
幾人搓著步子,立刻引來了那連副將的不滿,喝道:“磨磨蹭蹭的像啥樣子!不愿意來就都給老子滾回去!”
宋玉枝本來是不想表現的太冒頭,才跟其他人一道緩慢移動,現下眼瞅著這位副將一個不滿意,就要開始趕人。她便立刻按著正常的步速上了前。
陸小哥緊跟其后,其他人略一遲疑,這才跟上。
那連副將這才沒有接著發怒,先贊了一句,“你這小娘子倒是有幾分膽氣。”
又狐疑地打量了宋玉枝和陸小哥一眼,“你倆才多大,都在衙門的資歷超過十年了?我咋沒見過你倆?”
來時的路上,宋玉枝就有了一個新身份,就是同陸小哥一道在衙門里長大的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