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人士從來不缺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難道她最討厭的橋段發生了?
宋父在誤會家人身亡的情況下,另外迎娶或者收納了旁人?
不怪宋玉枝想這些,實在是當下的男權社會里,女子地位不高。
古往今來的皇帝時常會把女子當成賞賜,往臣子身邊塞通房美妾,如此來以示恩德。
宋彥乃是二殿下的座師,身體又有所不便,需要人照顧。
難保那今上腦子一熱,做出“體恤”兒子師長的事情,然后宋彥又沒有推辭到底。
如果真是這樣……宋玉枝不敢想早幾日抵京的周氏會如何心碎。
偏黃媽媽為了防著那仆婦再給宋玉枝添不痛快,拉著那仆婦走在馬車很遠的地方,其余人宋玉枝也不認得,一時間便是她想具體問問,都沒有那個機會——畢竟可能牽涉到生父的房中事,問詢起來不是談論天氣那般隨意。
很有可能一不注意,就又落了那仆婦的話柄,說她非議長輩云云。
直到一旁的小藥童辛夷“哇”了一聲。
宋玉枝收回心神,順著他的視線往小窗外看去。
只見城墻高聳,城門雄偉,一條寬闊、可容五六輛馬車并排通行的的大道,從城門前徑直穿過。
順著大道入得城內,便能見到兩旁店鋪林立,鱗次櫛比,各色幡子迎風舒展。
街道上人流如織,車馬喧囂,恢弘繁華,連蒼穹都顯得越發高闊清透。
宋玉枝觀察過一陣,發現街上行走的、擺攤開店的都不乏女子,民風比豐州城還開放一些,心便漸漸安定了下來——
就算事情真是她想的那般糟糕,只要大環境上給她可以自立的機會,她大不了帶著娘和弟弟單過!
一家子齊心協力,有手有腳有銀錢,日子還能比剛到豐州城那會兒還困難不成?!
與此同時,宋府之內。
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坐于院中,手拿銀剪,慢條斯理地修剪花枝。
少女容色平平,將將只能稱的上清秀,但膚色白皙,一舉一動,都經過了多年良好的教導,氣度天成。
梳著雙丫髻的丫鬟匆匆而來,低聲道:“姑娘,碼頭的人傳來口信,已經接到人了。”
少女手下不停,臉上泛出一點饒有興味的笑意,問說:“哦?楊媽媽今日可去碼頭了?”
“楊媽媽是姑娘的奶娘,素日里便是姑娘發了話,她十回里面也要躲懶八回的。今日也是好運,楊媽媽前頭躲懶躲久了,今日大約是實在不好意思,一大早就同黃媽媽去碼頭了。”
丫鬟說著,面上又流露出一點擔憂,“姑娘,那宋二到底是老爺的命根子。楊媽媽最愛仗著身份對人說教,您何必特地安排她去?這萬一楊媽媽惹她不快,鬧將起來。宋老爺那邊……”
少女神色未變,依舊專心致志地做著手里的活計。
丫鬟不由嘆息道:“若不是家中……憑姑娘的身份,何必屈居在這里同那宋二爭。”
這話一出,少女手中的小銀剪輕響一聲,頓時將那枝頭最鮮艷的花給剪落了下來。
她略顯不耐地蹙了蹙眉,“嘖”了一聲。
丫鬟連忙告罪道:“是奴婢多嘴,還請姑娘饒恕!”
少女喜怒不變地放了剪刀,正要說些什么,卻聽一道歡快的女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