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枝跟著仆婦過了去。
宋家大宅是前朝先帝所賜,規模不容小覷。
光是門屋就有三間,另外廳堂各七間,大小院子十余個。
像宋彥分到的那間,原不過是大宅里最偏遠、最普通的小院子罷了。
進了宅門,繞過影壁,穿過抄手游廊,走過數個垂花門,一路去到宋老太太所在的梧桐院,宋玉枝就足足走了大半刻鐘。
結果到了院子里,宋玉枝才被告知還不能第一時間進入,得由那仆婦進去通傳。
大戶人家規矩多,宋老太太泥腿子出身,卻最愛模仿那些鐘鳴鼎食之家。
宋玉枝倒也不會為難下人,就站在廊下等著,順帶到處看過一圈。
只見這梧桐院里亭臺樓閣,假山花樹,一應俱有。
一看就是近來才重新翻新修葺過。
宋玉枝也不見怪,畢竟宋老太爺昔日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肱骨之臣。
光是宮里的賞賜和每年收用的冰敬、炭敬那些,都足夠幾代人吃穿不愁了。
當時一大家子被流放,宋老太太私藏了一些銀票,轉頭就能在豐州城置辦個上千兩的大宅。
如今新皇把宋家產業全數歸還,宋家其余幾房自不會再為銀錢發愁。
半晌之后,領著宋玉枝過來的仆婦從屋里出了來。
“老夫人還未起身。勞煩二姑娘再次稍等。”
宋玉枝聽出不對了,問道:“媽媽前頭才說,是老太太請我過來。怎么現下她還未曾起身?難道說,先前的邀請,是她老人家在夢中相邀?”
仆婦依舊只說不知道。
二人說著話,幾個高挑清秀的丫鬟手捧托盤從宋玉枝身邊經過。
宋玉枝掃過一眼,輕笑道:“老太太這是還要在床上用朝食?”
話音落下,宋玉枝掉頭就走。
上輩子她就在電視劇和小說里看過,大戶人家的女眷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給人立規矩,什么一站一整日,一跪跪一天的。
她可沒那么多時間,耗費在這些“規矩”上。
那仆婦這才有些慌了,連忙上前阻攔道:“二姑娘這是去哪里?”
“既老太太到了這會兒還未起,想來尋我也不是有什么要緊事。等回頭她老人家想好了,我再過來也不遲。”
那仆婦語速飛快地道:“二姑娘也知道老夫人年事已高,動作慢一些,那再正常不過。二姑娘是晚輩,怎么能不體恤長輩呢?這要是傳出去,對二姑娘、甚至對二老爺的名聲都會有所損礙。”
時人以孝為先,當權者以孝道治理天下。
宋玉枝可以不在意自己的名聲,畢竟她已經嫁了人,又沒有其他親姐妹待字閨中。
但宋彥不行,他以殘疾之軀入了仕途,已然是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