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屋內只有宋老太太和宋玉枝兩人,宋老太太也確定自己院里的人都十分靠得住,不會有人過來聽墻角。
但聽到宋玉枝這么大喇喇地說出來,宋老太太難免還是一陣心頭狂跳!
“你放肆!我何曾說過要買官了?那可是抄家流放的大罪!”
宋玉枝哼笑道,“老太太既知道這是大罪,如今這是做什么呢?難不成是還想再來一次抄家流放?”
宋老太太差點被氣了個倒仰,她用力的捏著炕桌的桌腳,又深呼吸過不知道多少次,總算再次平復下了心情。
“官場上哪有那么多大是大非,非黑即白?枝丫頭,你先不必急著拿話揶我。難道你敢保證,你爹和魏大人為官一輩子,一分人情都不會賣?”
“我當然不敢保證。”宋玉枝不徐不疾道,“可我也不會助力這種官官相授的事情。宋家既能一下子拿出這么多銀錢,你何必找我當著掮客?這樣的罪責,我可擔不起,也不想擔。”
宋老太太比宋玉枝回京還早,怎么可能沒去聯絡宋老太爺的門生舊部呢?
也就是找過許多人后,宋老太太才領教到什么叫人走茶涼。
那些人倒是沒有像宋玉枝這么直接拒絕,把話說死。
卻是像約定好了那般,紛紛獅子大開口,所要的價碼令人咂舌,一副把宋家當成肥羊宰的嘴臉。
宋老太太再不愿意,也不得不認識到,如果不是宋彥現在得了好前程,讓官場上那些人有所顧忌,怕是被新皇歸還的那些產業,早就被這些人分食殆盡了。
還不如索性讓宋彥或者魏家來辦這樁事,既然能保住泰半身家,也不怕一輩子遭人威脅——
宋老太太雖然不喜宋彥這庶子,但也知道他性情敦厚。只要不涉及他的底線,他做不出什么出格的事兒。
而魏大人,從前他官途不順,被身為首輔的宋老太爺不喜,就是因為他的性情像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很是認死理。
很多次宋老太爺想讓他松松手,通融一下,他死活不應。
想遍新朝官場的譜系,宋老太太實在尋不到比他們更合適的相求對象。
偏偏宋彥和魏家都對宋玉枝十分看重,若是她不緩和同宋玉枝的關系,必然是求告無門的!
宋老太太不死心地換了個說法,“枝丫頭,你何必那樣把這事想成一樁交易呢?不若就想著,祖母給你銀錢開鋪子。你投桃報李,幫你大伯美言幾句。所謂獨木難支,你大伯好了,對你爹總歸只有好處,不是嗎?而且……”
“而且朱雀大街的那鋪面,可是可遇不可求的。錯過了這一次,可能你往后再不會找到那么好的。”
宋玉枝還是搖頭,“我只會下廚,只想做點簡單的營生。好鋪面確實難尋,卻也不是非它不可。只能說是沒有緣分罷了。所以我還是那句,官場上的彎彎繞繞我不懂。老太太,你找錯人了。”
說著,已然弄清了宋老太太意圖的宋玉枝站起身告辭,“時辰不早了,我白日還有事,我爹的人應該也等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