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把五個鋪子整合起來同人兌換,那么就能兌換到一個略次于“鋪王”的好鋪子。
宋玉枝連連擺手,“不用。那都是二殿下按著爹的喜好,特地給您選的。同人置換未免有些可惜。而且畢竟是上頭賞的東西……”
能給女兒置換喜愛的東西,宋彥并不覺得有什么可惜的。
但宋玉枝最后一句沒說錯,上頭賞賜的東西,到手里還未捂熱就轉手出去,多少有些不好。
若是讓長舌些的人知道了,說不定還會以“對賞賜不滿”的名頭,參他一本。
說來也是因為當時他還不確定妻小還活著,便對賞賜什么的不甚上心。
若是早能互通消息,他自然會為女兒籌謀一番。
宋彥面露沉吟。
宋玉枝就笑道:“好啦,爹不必為我的事煩心。前頭我在豐州城那會兒,相看鋪子前頭花了一個月的功夫呢。眼下我來京城還不到一旬,家里又不指著我的進項吃喝。我一邊看鋪子,一邊去嘗各大酒樓的拿手菜,了解同行的情況……慢慢來就是。”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為大宅那邊的事費心,不也是擔心他們‘病急亂投醫’,連累了我么?同樣,枝枝你的事,就是咱們全家的事。”
宋彥的眉頭這才松開了一些,又問宋玉枝銀錢夠不夠使?
一邊問,一邊宋彥就拉開了多寶閣上的一個抽屜。
宋玉枝帶著呂掌柜和葉兒一道考察同行,吃喝自然是走的公費。
京城百物騰貴,有名一些的酒樓食肆里的拿手菜,更是要價不菲。
就像吉祥酒樓,他家京城店的菜色,同豐州城老店的菜色大差不差。
但是價格可是直接翻了二三倍,一道招牌菜沒個一兩銀子下不來。
宋玉枝近來花銷還真不算小。幾日時間就已經去了十兩銀子。
十兩銀子,對現在的宋玉枝來說,根本不算什么,她只好笑道:“爹這是又要給我私房錢?您前幾日才給過我。這攢私房錢的速度也太快了。”
宋彥好笑地看她一眼,“翰林院清貧,哪里那么好攢銀錢?只是我昨日進宮面圣宣講了。”
翰林奉詔入宮,為皇帝讀書解惑,講的好了,皇帝自然會有所表示。
只是今上克勤克儉,給出的賞賜不能同前朝那些大手大腳的皇帝相比,一次通常是十兩到五十兩不等。
宋彥昨日算高運,得了五十兩賞賜。
今日他讓宋玉枝過來,問話倒是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把剛得的賞賜給她。
他既然拿出來了,宋玉枝再想回絕也來不及了。
她的私庫被迫又補進了五十兩。
這下子,從前院書房出來的時候,宋玉枝反而多了幾分緊迫感——
她有種感覺,如果自己相看鋪子還不順利,親爹怕是往后一兩私房錢都不會留,會一股腦的全部貼補給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