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確定今日二殿下何時登門,宋玉枝前一日準備了不少東西。
其中就有茶果子的原料——白蕓豆泡發了三個時辰,剝殼去皮,燜煮過半個時辰,豆子成了糊狀,經過研磨,呈現流狀豆沙。豆沙又經過一個時辰的熬煮,變干結塊后放入白糖,再放入鹽,糯米粉,黃油和牛乳調配出來的淡奶油,熱水,揉開燙熟。
眼下,宋玉枝進了灶房后,把糯米塊撕開,連同麥芽糖一起,放入豆沙,揉出了茶果子的皮。
最后一步,就是用茶果子皮包裹上蛋黃、豆沙、蓮蓉等各色不同的餡料,然后進行造型。
大概是因為前頭剛對著葉兒想到了小桃子。
宋玉枝在做造型的時候,取了一點甜菜汁和菠菜汁,配合上木刀,做出了一盤桃果子。
q版小桃子,白白胖胖,透著淡淡的粉色,佐上“綠葉”,散發著香香甜甜的氣息,看得人挪不開眼。
葉兒分到了一個,一時間不舍得下口,只捧著“小桃子”看個不夠,“從前看師父紅案做得多,白案做得少,也就中秋那會兒才知道師父還會做月餅。沒想到師父白案上的真本事都藏著哩!這果子忒好瞧了,放到京城的雅肆或者糕點鋪子里售賣,肯定不愁銷路。”
宋玉枝做茶果子的時候,余光都在留意自家徒弟。
見葉兒全然投入到吃食中,已經沒了先前的忐忑不安,甚至都能說俏皮話了,宋玉枝松了口氣,笑道:“少編排我,我這哪兒是藏著呢?不過是前頭沒機會做罷了。”
區區十幾個茶果子,卻需要花費四五個時辰的準備時間,所用的材料更是沒有賤價的東西。
從前哪里來的這個條件和時間呢?
桃果子分成兩小碟,一碟少一些的,留給家人人嘗鮮,另一碟多一些的,宋玉枝放入托盤,然后并上另外兩道剛才葉兒幫忙做出來的普通糕點,一并端去了書房。
宋家下人連帶著二殿下帶來的人都守在門外。
宋玉枝端著茶點走到門外,恰好聽到沈遇在里頭不耐煩地催促,“海晏,你倒是快下啊。”
二殿下的聲音則不緊不慢,懶洋洋的,“沈扶安,你催什么?棋局如戰場,每一步都得深思熟慮。這不是從前你和我說過的話嗎?你這棋品未免也太糟糕了一些。”
宋玉枝沒想到二人私下相處是這般模樣,不覺彎了彎唇。
她沒想進屋打擾,只把托盤交給二殿下的人,讓對方檢驗過后,幫忙送進去。
只沒想到,屋里的二人聽到門口的動靜,二殿下直接開門出了來,“表嫂又不是外人,何必這般客氣?進來觀我們下棋,當個評判可好?正好我也有一樁事,要同表嫂說。”
“我不會下棋,當不了評判。”
宋玉枝這么說著,還是應下二殿下的邀請,進了自家書房。
在案幾上放下托盤后,宋玉枝對著棋盤定睛一瞧,不覺真的笑出了聲——
只見光禿禿的棋盤上,還未有一顆棋子落下。
而此時距離他們二人過來書房手談,已經過去了快半個時辰。
合著半個時辰里,猜先得勝、拿到了先行權的二殿下一步都沒下。
也難怪沈遇這樣好脾氣的人,都會不耐煩地出聲催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