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還回偏殿的座位上說話。
蘭貴妃身邊的宮人依舊跟在宋玉枝身邊,寸步不離,讓人換上新的熱茶和吃食。
宋玉枝喝了幾口水,心神定了下來,同那宮人道謝。
宮人忙道:“奴婢只是奉娘娘的命令行事而已,宋……侯夫人不必客氣。”
說著,宮人便行禮告退。
等她退出去了,其余宮人也都識趣地退開一些,讓宋玉枝一家子自在說話。
宋玉枝這會兒才發現,殿內已經空無一人,連宋玉錦都已經不在這里。
她吐出一口長氣,看向趙大娘,“娘。今日這狀況,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等回了家,我會好好問問沈大哥的。”
皇帝要給武安侯府做臉,給予誥命嘉獎。
于情于理,都應該先嘉獎趙大娘才是。
她雖不是沈遇的親母,但她對沈遇的付出有目共睹,是一般的母親都不一定能為親生子做到的!
怎么能把她這當娘、當婆婆的越過去,直接把嘉獎落到宋玉枝頭上呢?
要是一般的婆婆,此時就算面上不顯,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即便不敢非議皇帝,但少不得要腹誹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
趙大娘聽了這話,明白了宋玉枝的意思,卻只是笑,“我從前就是沈家的下人,是沈家給了我安身立命的機會。我為遇兒做的,都是我覺得該做的,又不求什么回報。再者說……”
“再者說,剛才如果突然讓我上前,在大伙兒面前聽封接旨,我指不定得慌成什么樣呢!我可不如枝枝你這般沉得住氣,沒得鬧笑話!咱們都是一家子,分啥你我的。我兒如今是武安侯,枝枝你又是陛下親自嘉獎封賞的一品誥命。誰敢還能因為我少了個誥命,就小瞧我了去?”
“得虧你們勸著我來,不然今日可真是錯過好事了……對了,枝枝方才貴妃尋你過去說啥了?”
說著話,趙大娘環顧了一番,確定四下無人,才壓低了嗓音道:“早年我到沈家做工的時候,貴妃娘娘已經去了海家,沒來過沈家拜訪,只有夫人出去同她相聚。我沒同她相處過,并不知道她的性情,只聽說她年少時頗為恣意,也不知道她性情變了沒有……她沒有為難你吧?”
眼看自家婆婆確實沒有在意封賞的事,反倒關心起自己來了。
宋玉枝彎了彎唇,輕聲道:“貴妃娘娘的性格雖與一般的世家出身的女子不同,但我感覺她是很好的人。她就簡單同我說了幾句家常,說了些公爹和婆母過去的事給我聽,最后還送了我一套頭面當作見面禮,并沒有為難我。”
周氏和趙大娘齊齊松了口氣。
宮中到底不是說話的地方,她們便沒再具體發問,只讓宋玉枝多吃一些。
御廚的手藝當然毋庸置疑,是可惜這種大型宮宴上,御廚為了不出錯,做的多是蓋碗菜——通俗點說,跟后世的預制菜差不多,提前了數個時辰把食材和調料都放進蓋碗里,上菜之前隔水加熱就行。
一般的賓客或者嘗不出區別,但宋玉枝嘗過幾道就覺得還不如尋常簡單的小炒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