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沈遇和宋彥都無心公務,頻頻犯錯,只想著回想照料妻子
女兒。
后頭兩人干脆跟拿了假,賦閑在家專心照顧宋玉枝。
此事一時間在京中傳為笑談。
畢竟此時孕婦懷孕生子雖然危險,跟過鬼門關沒兩樣,但誰家婦人不是這樣過來呢?
也沒見過誰家男人這般著急上火,耽擱正事!
宋彥這邊還好些,他打交道的多是文人雅士,就算背后笑話他,明面上也不會說什么。
沈遇的境況則尷尬不少。
他身邊可都是行伍中的粗人,說起話來葷素不忌。
別說往日里與他有過齟齬的,便是和他交情不錯的,都當面調笑他是耙耳朵、妻管嚴,被一個小女子拿捏的服服帖帖!
沈遇自不為所動,且還樂在其中,巴不得每天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宋玉枝。
如是過了半個月之后,宋玉枝在家人的細心呵護之下,胎像漸穩。
而此時京中也出了一件大事,再沒人有心思關注武安侯府的家事!
也不是旁的,就是大皇子海明自打圍場狩獵之后,就因操勞過度“病”倒了。
病過十天半個月,一位云游道人入京,一碗符水治好了海明的病,還卜算說海明命中有難,需要避上一避,否則不止海明自己要遭殃,更可能禍及家人。
海明聞得此事之后,上折子自請跟隨高僧出家,再不過問凡塵俗事。
建元帝一開始不允,海明便在宮門外長跪不起。
最后建元帝淚灑金殿,這才強人不舍,應允他的請求,并且命人在靈山佛低修建一方佛寺,供海明學習佛法。又著一批訓練有素的侍衛,護衛海明周全。
此事一出,京城上下議論紛紛。
有人說那高僧批命準確,海明這命是真不好,眼瞅著就是名正言順的太子了,卻在臨門一腳的時候出了這檔子事,往后別說太子,便是閑散王爺也沒得當,得當一輩子和尚,吃齋念佛。
還有人則感動于天家的父子情深,說是換到旁人家,當父親的聽說兒子會妨克自己,怎么也會有所忌諱。哪里會像建元帝這般舐犢情深呢?
更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百姓,說那云游道人也不知道是哪里冒出來的,竟有如此神通,也不知道他同老醫仙相比,誰的醫術更高超。
但甭管怎么說,在冬日來臨之前,海明在侍衛的“護送”之下,永遠地離開了京城。
同年十一月,建元帝頒下諭旨,祭告天地宗廟,在京城及各地張榜公布,冊封海晏為太子。
臘月,海明的太子冊封儀式順利舉行。
而沈遇在和宋彥商議過后,都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便聯名上了一道折子,一家子自請出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