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鈔貶值,總得有人為此承擔巨額的損失。或是皇家、朝廷,或是王公貴族,或是平民百姓。
而這條建議,是將國內的矛盾以戰爭的方式向外轉移。
安童不由地吸了口涼氣。此計,好毒!
卻是用蒙古人最喜歡且擅長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運氣好,換來數量足夠多的現銀,紙鈔危機自然可以緩解。運氣不好,最多不過死去一些漢人或南人軍隊,還可以省去朝廷每年愈加沉重的軍費開支。
這耶律希亮,果然有才啊!
安童摁住自己興奮的心情,看向最后一條。
第四,出兵日本。
聽說日本石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銀礦,若是開采出來,恐怕有十億兩之巨。
安童又抽了口冷氣。
十億兩?
哪怕擠掉水分,打個五折,也足夠朝廷奢侈好多年了!
只是先不說這消息是否可靠,打日本可未必是個好主意。
兩次東征,不僅連日本的本土都未曾踏上一步,卻接連葬送了數十萬的東征軍。還有人敢帶兵出征日本嗎?
而且,朝廷上下,已經根本派不出足以征服這個島國的水軍與船只。
是繼續壓榨征東行省高麗的兵船,還是,調用日月島的水軍?
安童皺眉沉思,為什么這幾條建議,總讓他有種繞不開日月島的感覺?
如果,只是如果……大汗愿意接受甄鑫傳言中的身份,豈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迎刃可解?
而且,還可以將這些已成隱患的日月島軍驅至征東戰場。運氣好便能奪些日本銀礦,運氣不好,便讓這些人徹底葬身于海上,省得朝廷還得費盡心思派兵剿殺這些反象畢露的海賊!
安童捧著折子,帶著詢問的神色,小心翼翼地看向忽必烈。
斜靠龍椅,微閉雙目的忽必烈懶洋洋地問道:“甄鑫呢,什么時候會到大都?”
這是皇帝第一次正式開口詢問甄鑫的消息……
“浙江行省與江西行省同時上奏,希望可以在二月十五‘游皇城’之日,派來慶賀隊伍,為吾皇進獻‘漢百戲’。”
“漢百戲?”忽必烈終于睜開了雙眼。
安童點點頭說道:“百戲起于秦漢曼衍之戲,有雜技、角氐、幻術以及各項供人觀賞娛樂的游戲,因此稱為漢百戲。”
“還真把自己當戲子了?”忽必烈臉上露出不經意的鄙夷。
“參加的隊伍名單中,第一個便是甄鑫。”
“如何確定他一定會前來大都?”
“暫時還不能完全確定,不過為他具保之人倒是不少。有去江南宣旨的松山王子,有自江南歸來的姚燧,還有江西、浙江行省的上下官員。”
“呵呵。”面無表情的忽必烈突然發出一聲冷笑。
安童心里一緊。
這些年,大汗皇帝漸漸喜怒不形于色,讓人越來越難以猜測他的心思。
他這是在嘲笑一些官員沒腦子的投機?還是因為他們的投機而感覺到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