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行省葉李以下,已被日月島控制,朝廷并非不知道此事。但是皇帝不表態,中書行省與尚書行省便相互推諉,誰也不想去處置此事。
江西行省的情況,想來已經與浙江行省差不了太多。
其實還有福建行省的官員……只是福建行省還未設立清楚,行省丞相就被趕回北地。滅了蒲家,福建行省反而有徹底脫離朝廷的趨勢。
這話題,安童還不太敢提,怕觸著霉頭。
“朝廷的官員呢?就沒人支持甄鑫北上的嗎?”
都在等著你的態度呢……安童低眉順眼地說道:“絕大多數的官員,對此都漠不關心。但是不排除一些漢人文武,在私下勾通聯結。”
“都有誰?”
“這……”
監察百官,歸御史臺管,安童也沒有調動密諜的權力。
姚燧早已擺明了支持甄鑫北上,甚至為此在滯留江南數月之外。
被禁足于太極書院的趙復,更是以復宋為平生唯一志愿。
姚燧是經過皇帝同意之后才敢南下,趙復卻是皇帝養了數十年的魚餌。這兩人本身沒啥好說的,但是他們在北地文人的影響力,幾乎遍及朝野。若只憑猜測,安童隨口便能扯出百八十人來。
但論證據,他卻是一個也沒有。
安童臉上,不得不表現出為難的神色。
忽必烈倒也沒有繼續逼問,轉而問道:“賀勝,到哪了?”
呃……安童趕緊跟上忽必烈的思路,回答道:“前幾天,已比從江州北渡長江,與其手下一千怯薛兵,正在蘄州待罪。”
可憐的賀勝……安童默默地為他獻上一絲同情。
立下軍令狀,南下兩個多月,不僅一無所獲,一千戰馬竟然全都損失殆盡。
雖然一兵未失,但這支隊伍顯然已經廢了。
可憐吶,這世上從此之后,再不會有漢人怯薛軍存在!
“你有什么意見?”忽必烈又閉上他顯得疲憊的雙眼。
啊?
安童已經追不上這位老皇帝的思路,不知道他問的是哪個事的意見?
對甄鑫的處置嗎?
問題是你倒先跟我透個底,此人到底是不是真金的私生子?你到底認不認他為孫子……
安童在心里迅速地埋怨了一句,答道:“方案一不可取。在微臣看來,禍水東引之策倒是可以考慮……西北海都最近又有異動,大汗可以選一位王爺帶兵前去平叛。”
當年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之時,絕大多數的蒙古王公都旗幟鮮明地支持阿里不哥。而窩闊臺之孫、合失之子海都,是其中最為堅定的支持者。
阿里不哥兵敗之后,海都于封地葉密立建立窩闊臺汗國。又與金帳汗國、窩合臺汗國結盟,起兵反對忽必烈。海都被擁立為盟主。
會盟諸王指責忽必烈已被中原漢人同化,拋棄了蒙古人尊貴的傳統,已經不配成為蒙古國的大汗。
自此,雙方屢屢發生大戰。忽必烈軍雖然一直占據上風,卻無法徹底擊敗海都。
畢竟葉密立太過遙遠,其周邊勢力又對元軍極不友好。
十五年前,安童受令輔佐北平王那木罕西征海都,卻被背叛的部下活捉后交予海都。雖然不久后逃脫,但是安童自此再也得不到忽必烈無條件的信任。
這十幾年來,安童無時無刻不想著手刃此人。可惜,他沒有領兵的資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