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巡檢司或是東寧府,肯定不愿意接管。那樣意味著官府還得負責養活龍州城內,一大群衣不蔽體、食不裹腹的窮酸。
日月島也不可能派人來管理這座城市,這本就不在規劃之內。更何況,現在也根本派不出人手。
倒是耶律希亮手下的阿智明,在猶豫了兩天之后,鄭重地提出自己的建議。
他愿意留下來,管理這座城市,將其經營為乣軍進軍路線上的大后方。如此,便能與柴薪島相互守望。柴薪島負責商業動作,龍州則負責軍事的保障。
這座城市,可以將其改名為“乣”城!
這將會是一座寄托著契丹人最后念想的城市。
契丹已經不在,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是若有人能支持他們,將幾近滅絕的契丹文明保存下去,阿智明相信,這將會獲得世代契丹人的感恩與忠誠。
對此,陳文開不得不陷入難以決斷的猶豫之中。
他可以相信耶律希亮,可以相信他的手下阿智明等人,但是他又如何去相信他們的后人?
可問題是,他有必要去相信他們的后人嗎?
高麗這片土地,本就不在日月島的謀劃目標之內。以對日月島釋放出善意的契丹人,取代對蒙古人無限忠誠的高麗人,又有何不可?
更何況,一旦對高麗水軍開戰,也意味著日月島將會被高麗視為死敵。
那不如,就找個機會將其徹底打殘算了!
至于如何應付朝廷的斥責,陳文開將目光望向耶律希亮。
這支乣軍,起碼目前還是他說了算。
耶律希亮看著滿含期盼的阿智明,問道:“你,想清楚了嗎?”
阿智明堅定地點點頭。
“行,那我與你約法三章。”
“將軍盡管吩咐!”阿智明肅然拱手。
陳文開端坐傾聽。
耶律希亮名為與阿智明約法三章,實則是向日月島擺明他的態度。
“此城,可以命名為乣城,但不得稱為契丹城!此后,不得限制其他族群百姓于此城居住,包括女真、高麗,以及漢人!”
“這是自然!”阿智明答道。
即便是當初契丹建國之時,也不存在一座只有契丹人的城池。更何況,現在就是連阿智明自己,也無法判斷,到底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契丹人。
“其二,這支軍隊,一年后絕大多數人必須得回大都。可以給你留一支百人隊,就當作戰死除名。其他的,需要你自己征招兵員。”
阿智明點點頭,畢竟絕大多數人的家眷都在大都,不可能讓他們無視家人的安危,公然違逆皇帝的旨意。
“此城,只建家祠,不建宗廟。并永為定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