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術數學科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針對曲線上某個點的切線方向角對弧長的轉動率。”
這還是簡單來說?耶律希亮一臉懵,這世界是從什么時候變成這般模樣的?
陳文開心里竊笑,知道他聽不懂才這么說。只是繼續說下去,我其實也根本搞不懂……
“再簡單點說,就是水晶品質比較穩定,但是鏡片不好打磨。而琉璃打磨相對容易,但是良莠不齊,很難批量生產。”
耶律希亮點點頭,做大概明白狀。
都已經一再簡單了,自己繼續問下去,未免顯得知識過于淺薄。于是,將一部望遠鏡順手插在自己腰帶上,又端起一部繼續左右觀望。
日月島到底能不能量產望遠鏡,如今總共有多少部,耶律希亮已經不想關心。反正這兩部到了自己手中,就不可能再還給陳文開!
陳文無奈苦笑。
本來他只是想送一部的,現在變成了兩部……
先前,被甄公子誤導,走了一些小彎路。要不然,日月島早就可以實現望遠鏡的量產。
磨水晶確實太費功夫,甄公子便給了個模棱兩可的建議,說將海沙燒融之后便能直接做出玻璃。
結果燒了整整一個月,也沒有得到半片玻璃。
之后,只能向西域的海商求購琉璃。
琉璃畢竟多用于制作透明杯子或是燈罩,能磨成鏡片的琉璃并不好找。而且磨出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但通過這樣的方式好歹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半年多時間,做出了近百部的望遠鏡。
不過,在日月島天文地理學院兼科技學院院長陸文圭的不懈努力之下,對于鏡片制作獲得了重大的突破。
琉璃或玻璃,其主要的原材料并不是海沙,而是海沙之中的石英砂。想用海沙制作玻璃,首先得從沙子中分離出石英。既然如此,直接用石英礦就完全可以解決!
與此同時,又花去不菲的代價,從西域商人那里買來琉璃的制作工藝與配料組成。并已經生產出第一批的玻璃。
距離鏡片的量產,已經不遠。
“岸上有高麗兵!”耶律希亮突然喊道。
陳文開又抽出一部望遠鏡,朝岸上瞄去。
船隊自柴薪島出發南下,此時已過了清川江出海口,與海岸線保持著約有十里的距離。
“沒事。”
“沒事?為什么不離海岸遠一些,這樣豈不是完全暴露了咱們的行軍意圖?”
陳文開微微一笑道:“且看看吧。”
陳文開并不是此戰的主帥,統領這支被稱為“渤海艦隊”的人,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茍彬。擔任其副將指導員的,卻是他的父親茍順。
對于這其中的關系,耶律希亮并不太清楚。只是這略帶羞澀模樣的少年統領,讓他委實驚詫萬分。
這茍氏父子與甄公子之間,必然存在著不一般的關系,這點耶律希亮完全可以理解。他不理解的是,將如此重要的一場戰爭,交給這么一位乳臭未干的少年來指揮,日月島就不怕面臨全軍覆滅的危險嗎?
雖然耶律希亮同樣從心底瞧不起如瓦合之卒一般的高麗軍隊,但也不該如此兒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