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希亮畢竟不過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此戰,即便有所擔憂,也只能旁敲側擊地提醒。
可是陳文開卻似乎根本就沒把這風險放在心上。
耶律希亮默默地嘆了口氣,繼續手持望遠鏡,向著岸上觀望。
高麗軍顯然已經意識到這支船隊的不友善,一直有騎兵沿岸巡邏。船行他們便行,船止他們也跟著停止。
騎兵的速度雖然遠遠快過海船,但是曲折的海岸線并不適合騎兵長途奔波。他們想要緊緊盯住海船,往往要繞上許多圈子之后,才能重新找到適合監視的角度。
偏偏這支船隊時退時進,惹得岸上的騎兵疲憊不堪,顯然個個都在破口而罵。
于是,監視的騎兵越聚越多。
日月島的船隊卻突然加速,直接越過大同江繼續南下。
對于高麗騎兵來說,大同江雖然不算是天塹,但是想繞過寬闊的入海口繼續南下監視,已是不可能。
耶律希亮啞然,感覺上如同一只在海里遨游的巨龍,尾巴輕輕一甩,便將岸上的敵人甩到九霄云外之處。
離大同江出海口不遠處的椒島上,駐扎著一支高麗海軍。
遠遠見到岸上燃起的烽火,以及漸漸逼近的日月島船隊,椒島駐軍的反應,相當迅速。
先有一艘快船,打著旗號,迎面急速而至,顯然是準備過來質問。
日月島軍回以“轟”的一聲炮擊。
那船扭頭便跑。而后,二十余艘高麗海船擺出一個防守隊型,進入戒備狀態。
日月島的艦隊則排成一字長蛇之陣,如一條莽撞的巨龍,往高麗海軍直沖而去。
左舷對敵,盾列于舷上。其間,是射程可達三百步的弩炮與射程百余步的小型回回炮。
令旗揮舞,弩炮遠遠地便開始了一輪的射擊。
風力的影響,船只的顛簸以及目標隨時處于移動的狀態,海上的弩炮再強,其殺傷力也遠遠不如陸地之上強大。
但是其產生的氣勢卻非同小可。
如雷的轟鳴聲,以及炮石落海震起的巨浪,蕩向高麗水軍,個個面如土色。
若有擊中,幾乎便是船傾人亡。
對于一向以接駁戰為主要作戰方式的高麗海軍而言,這樣的距離只能讓他們望洋興嘆,坐等挨打。
數輪射擊之后,高麗船只被毀的不多,船上的士兵被炮石射中的卻也不少。一時之間,痛罵聲與哀嚎聲響成一片。
充分發揮遠距離的打擊優勢,先聲奪人……耶律希亮在心里默默地為少年指揮官喝了聲彩。
高麗船只大多是覆甲艨舯舟,也許是因為收到龍州海軍全軍覆沒的情報,原本的遮擋箭矢的牛革已被全部拆除,如同一只只光溜溜的小烏龜。
但是速度飛快。
數量上不具備優勢,遠距離的打擊能力更是處于絕對的下風。高麗軍便試圖采取蟻附戰術,二十余艘艨舯舟齊齊向日月島軍指揮艦沖來。
擒賊先擒王,而且竟然沒有一艘船掉頭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