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若敢跳出來,面臨的必定是皇帝的滔天怒火!
遠在漠北的鐵穆耳遣使前來,要求得到他的支持,否則便視為仇敵。
遠在云南的甘麻剌遣使前來,要求得到他的支持,否則一樣會被視為仇敵。
只有皇帝,始終對他不聞不問,似乎忘掉了還有這么一個幼子存在。
若僅僅如此,那木罕倒也不用過于在意。
雖然擁有重兵,只要自己堅定地駐守于此,就沒人敢真正為難自己。
但是,駐守于榆關的一萬蒙古軍隊,卻已是人心浮動,惶惶難安。
自兵敗漠北后,那木罕便無心培植自己的嫡系部隊。這一萬兵馬,絕大多數都是從各部族臨時征調而來的軍隊,真正能對自己保持絕對忠誠的,不過兩支護衛千人隊。
若于戰場上廝殺,那木罕并不擔心這些人的背叛。但在這種時候,他卻根本無法杜絕手下的各懷心思。
便時不時有人來探他的口風。
是想擁立某個王爺,還是想直接殺回大都以控制京都的局勢,或是兵進東北自立為遼王?
桌上有封信件,便是來自遼東的哈丹。
當年,成吉思汗將蒙哥山(大興安嶺)以西之地封給自己的幼弟斡赤斤。
窩闊臺汗死后,其皇后脫列哥那臨朝稱制,遲遲不肯把權力交給窩闊臺的長子貴由,導致蒙古國陷入內亂。斡赤斤趁機起兵,自東向西跨過數千里的草原進兵汗庭。行至半路,卻又擔心兵敗撤回封地,卻沒能逃脫貴由汗登位之后的清算。
斡赤斤家族的地位一落千丈。
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之時,斡赤斤的孫子塔察兒率先表態支持忽必烈,從而得到豐厚的回報,重新登臨東道諸王之長。到乃顏承繼封地時,其勢力已經跨過蒙哥山向東擴展,幾乎囊括了整個東北之地。
然而,元朝建立之后,朝廷實行中央集權制度,所有受封的蒙古王公利益俱被侵蝕,東北亦是如此。
遼陽行省的大部土地,便是來自被乃顏所控制的區域。
趁著西部諸王在海都的率領下又掀起大規模叛亂之時,乃顏于至元二十四年,聯合東道諸王舉兵反元。
反叛與被反叛,似乎早已深深地融入黃金家族的各支血脈之中。
忽必烈旋即親征,率六萬蒙漢軍隊,以雷霆之勢擊潰叛軍,生擒乃顏。乃顏被捆綁后裹進氈毯,反復拖曳拋甩,活活摔死。
乃顏雖滅,余部卻在哈丹的率領下,繼續高舉叛旗,游走于白山黑水之間,并將目光投向高麗之地。
那木罕此次領兵出征東北,原本就是以清剿哈丹為由。只是在得不到糧草供應的前提下,所謂平叛行動不過是個笑話。
但是,已經計劃南下攻占高麗的哈丹,卻意外地被耶律希亮阻擋在了鴨綠江以北的區域。
在信中,哈丹直接要求與那木罕合作,勸其起兵,共同瓜分東北與高麗之地。
本來,那木罕大可將這種信件付之一炬即可,可是信件在交到他手里之前,其內容竟然已傳遍了軍營。
那木罕便知道,自己已經很難從這一次的麻煩中安全脫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