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噤若寒蟬,沒人敢出聲。
林止陌已經很久沒在太和殿上發火了,可是今天,當陳平列舉出那幾條政報時他終于忍不住了。
朝堂和公司一樣,這些官員在一個位置上坐久了之后就會慢慢產生惰性,該做的事不急著做,該負的責習慣性的推卸,每日里想著的只有如何繼續把持著這個好位置,以便于繼續享受權力帶來的好處。
這種人就是俗稱的老油條。
現在的民間越來越好,那些官員的危機感也越來越小,眼前殿中的都是政務中心的一批人,可即便是處在林止陌的眼皮子底下,也依舊有人會暗中摸魚,何況是山高皇帝遠的地方衙門。
林止陌不反對摸魚,前世他打工時也摸魚,可是當摸魚損害到百姓利益,損害到大武的利益時,他就忍不住了。
難得穿越一回,還當上了皇帝,林止陌興致高昂地治理著這個國家,然而他在努力將這天下打造得更好,下邊的人卻在努力禍禍。
官老爺都沒責任心了,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衙門里的那些小鬼更是不可能有多少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奉獻吃苦為國為民,想都不要想。
這樣一來這天下早晚又要回到以前那副爛樣。
林止陌發了通火后怒意稍減,再次開口:“說說吧,都有什么建議?還是說讓錦衣衛大舉搜羅查證,再殺上一批人?”
不少官員打了個寒噤,面露驚恐。
民間都稱陛下為圣君明君,然而他們卻都知道,這位陛下其實眼里不揉沙子,關鍵是手段狠辣,殺人不眨眼,如果真的因為這事大發雷霆,說不得一下子會有成千上萬人被問責入獄甚至抄家砍頭。
在場的都是朝廷核心,裙帶關系遍天下,搞不好被抄家砍頭的人之中就有他們的朋友,到時候連帶著他們一起倒霉。
雖說寧嵩倒臺之后朝堂上被林止陌徹底換過了血,可是能混到太和殿上的官員幾乎沒有人屁股底下是干凈的。
沒人想在這個時候開口當出頭鳥,可是他們都知道林止陌的脾氣,再沒人說話就要一發不可收拾了。
終于,都察院左都御史楊銳出列了,他算是在場眾人里最干凈的一個,為人古板迂腐,卻也因此十分坦蕩,沒什么腌臜事在身上。
“啟稟陛下,以臣愚見,可在考課上做文章,諸如京察外察之事減短年限,另以各錦衣衛千戶所為輔,監管各行省,使各地官員昃食宵衣,克己奉公,久之必可見成效也。”
京察外察是大武先帝為官員創立的考課監管制度,采取循名責實的手段,賞罰分明,逼著官員們不得不乖乖做事。
這套制度從大武立國之初到現在已經沿用了近兩百年,官場中從上到下都已經用慣了,可其實這套制度早就不適用于如今的大武了,簡直弊端多多。
具體來說京察還好些,但外察就是中央官員下去地方兜一圈,然后被考察的對象做得好不好全是外察官說了算。
盡管林止陌已經在大力改革國制了,可是有些東西是這個時代的弊病陋習,不是一年半載能改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