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有五個人來找余惠拿了貨,另外三個人沒來。
不過大家都拿得比較保守,基本上都只拿的兩三件,拿得最多的是唐芬,她拿了六件。
余惠給她們做了登記,這代工費等交貨的時候再給,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拿了貨回家做的人,都特別細心。
做之前,把指甲剪得干干凈凈,手也洗得干干凈凈,做的時候也特別謹慎,生怕出了錯。
做好后,還仔仔細細的檢查一番,把線頭都剪了個干干凈凈。
當天下午,就有只拿了兩件衣服做的人,拿著做好的衣服來交貨了。
驗貨的工作是交給顧紅梅的,顧紅梅驗收沒問題后,在賬本上打了√,余惠給了對方一塊錢。
對方拿著靠自己掙來的一塊錢比別提多高興、多有成就感了,當即又拿了十件衣服去做。
第二天早上也有人來交了貨,拿到錢后,也多拿了幾件衣服去做。
唐芬是第二天下午來交貨的,衣服做得很好,一點問題都沒有,余惠直接給她結了三塊錢。
拿到三塊錢,她信心大增,直接拿了二十件衣服走。
第三天早上,原本打退堂鼓的那三位知道其他人都拿到錢了,也來拿貨了,不過拿得都比較保守。
軍屬院的其他軍屬,知道有軍屬給余惠代工,一天能賺兩塊錢,紛紛前來打聽。
一聽要家里有縫紉機,還要技術過關才能接這個活。
不少人還專門去找人學了用縫紉機做衣服,那家里沒有縫紉機的,但是會使的,也咬了咬牙買了一臺縫紉機,在家熟悉了兩天,就到余惠那兒拿貨做了。
自從有了代工做衣服,店里面的壓力小了很多,架子也漸漸掛滿了衣服。
“余老板,這條裙子上次沒見過呀,是新款嗎?”戴著蛤蟆鏡穿著海魂衫的年輕人,指著墻上掛著的新中式大袖裙子問。
余惠點著頭說:“是呢?”
“多少錢一條?”
“二十五一條,你要是要得多的話,我可以給你二十四一條。”
這年輕人也算是她的老顧客了,每次來買裙子,那都是十條起步,說是家里親戚多,都是幫親戚們帶的。
余惠心知肚明,他干的應該是倒賣的行當,在她店里買了裙子,再拿到別處去賣。
最近像他這樣,一來就買十幾二十條的人也不少,當然他們也有屬于自己的銷售渠道。
不過余惠可不管這些,只管賣自己的衣服。
年輕人倒吸了一口涼氣,“嘶,可真是不便宜吶。”
“料子好嘛,料子里可是摻了絲的。”
年輕人摸了摸下巴,“那給我來十條吧,三個碼一樣的來三條,剩下的來個小碼的。”
這年頭年輕姑娘還是瘦的多,所以小碼的更好賣。
十條裙子拿到下頭的縣城去,一條賣三十五,也有的是人買。
一聽是省城來得新貨,省城的姑娘都穿這樣的裙子,掏錢的時候眼睛都不帶眨的,根本不會猶豫。
“慢走,下次再來。”余惠把打包好的衣服給了戴蛤蟆鏡的年輕男人。
目送對方走出店門時,卻在對面看到了一個一閃而過的熟悉身影。
她瞳孔一縮,連忙跑了出去,四處搜尋,卻再未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