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援朝在廠辦公樓二樓會議室主持會議,討論陳默提交的冶煉爐改造方案。與會人員包括廠領導班子、各車間主任和技術骨干。會議室里煙霧繚繞,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煙草味。
張援朝坐在會議桌的主位,他手里夾著一支香煙,眉頭緊鎖,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開口說道:“同志們,今天召集大家來開會,主要議題是討論陳默同志提交的冶煉爐改造方案。”他用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發出“篤篤”的聲響,一下一下,仿佛敲擊在眾人的心頭。“大家都說說,這個方案可不可行。”
會議室里安靜下來,眾人紛紛低頭翻閱著手中的文件,沒有人率先發言,氣氛有些凝重。
“竇總工,你是廠里的技術權威,你先說說吧。”張援朝看向坐在他左手邊的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工程師,語氣溫和。
竇強明扶了扶眼鏡,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張書記,陳默同志的這個方案,從理論上來說,是可行的。雙側吹熔池熔煉爐的技術確實比我們現在用的冶煉爐要先進,它可以提高熔煉效率,降低能耗,還能有效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他頓了頓,又補充道,“但是…”
會議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竇強明身上,等待著他的下文。他推了推眼鏡,鏡片上反射出一道光芒,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但是,這個方案的風險也很大。”竇強明繼續說道,他將手中的文件放在桌子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首先,這臺舊爐子已經停用多年,誰也不能保證它還能不能正常運轉。其次,我們廠里從來沒有使用過雙側吹熔池熔煉爐,技術人員缺乏相關的經驗,貿然使用,很有可能會出現問題。”
竇強明的話音剛落,會議室里就響起了嗡嗡的議論聲。
“是啊,張書記,我覺得竇總工說得有道理,這個方案太激進了。”一位車間主任說道,“現在廠里的情況本來就不樂觀,如果再出什么差錯,后果不堪設想。”
“我同意,還是穩妥一點比較好。”另一位領導說道,“我們可以先對現有的冶煉爐進行修補,等以后條件成熟了,再考慮技術升級。”
張援朝聽著眾人的議論,眉頭緊鎖,他來回踱步,在會議室里走了好幾圈。他知道,眾人的擔憂不無道理,但他也看到了陳默方案中的巨大潛力。
“同志們,”張援朝停下腳步,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堅定,“我知道大家的擔憂,但我們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規!我們必須要有改革的勇氣和魄力,才能讓廠子走出困境!”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陳默同志的方案,雖然有些激進,但它也充滿了創新和活力,我認為值得一試!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完成這次技術革新!”
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被推開了,葛原帶著黃運等人走了進來。
葛原臉色陰沉,目光銳利地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了張援朝身上。“張書記,我聽說你私自召開了會議,討論陳默的方案,你眼里還有沒有我這個廠長!”他語氣嚴厲,帶著一絲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