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以后誰來這里當鎮委書記,這個問題都不能出現紕漏。”
劉喜來默默聽著,在周志高的敘述下,他像是看到了一個龐大的商業重鎮,而想要發展對環境的破壞肯定會很嚴重,周志高想要兩把抓的難度,比只發展經濟更加困難。
周志高沒有再說話,而是等待劉喜來消化自己說的那些,他現在依舊想培養李固,想讓李固當自己的接班人,但劉喜來的概率更大一些,甚至還有可能是從別的地方調來鎮委書記。
所以周志高打算做兩手準備,長福鎮的發展以后肯定無法想象,而這枚大桃子可能會被不少人看中,周志高需要守好,可不能讓人摘取自己努力的果實。
就算要調任到縣委,也得這枚果實已經瓜熟蒂落,所有的政績算在他的頭上。
二人坐車來到鄉下路口后,便直接下車走路,沒有將車子開到鄉村路上,司機下車陪同。
這次周志高來的是廟門村,這個村的房子分布在縣道兩邊,房子后面一邊是農田與河流,一邊是山林與水庫。
所以廟門村的主要項目是養殖,在不破壞農田產量的前提下,挖掘了不少地方用來當水產養殖,周志高暫時定下的水產有四種,一是魚類、二是小龍蝦、三是蛙類,最后是泥鰍與黃鱔。
其中魚類主要年底出售,小龍蝦高產屬于夏季,蛙類和泥鰍黃鱔供應酒店飯館,銷售門路劉曉雅會幫周志高想辦法,如果出售數量過大,周志高自己會找人收購。
他能憑借未來記憶,給自己找靠山,還有培養的人都是市級以上領導,所以他絲毫不愁銷路,若非事情太多沒法事事親力親為。
在出門前,周志高和劉喜來已經換了衣服,就像當初和李固下鄉一樣。
至少不能讓群眾一眼就認出自己身份,白襯衣和皮鞋不能穿,既然是下鄉考察就得看到真實的一面。
另外趙利和那邊,現在人員沒有到位,以趙利和那老油條的眼力勁,應該早已將鎮上派出所的人員認了個齊全,所以現有的民警不能用。
就讓趙利和再囂張一時,等到將他拿下時,便讓他再也沒有翻身之日。
廟門村人煙并不是很多,現在長福鎮的變化剛剛開始,仍舊有大部分青年男女在外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在廟門村會建立多個養殖基地,四大家魚肯定是不能少的,而且等到以后經濟起來后,還能組織釣魚比賽,各村起魚重量比賽等等。
反正就一句話,以后有錢了什么都好辦,沒有錢就只有暫時先努力發展,朝著致富奔小康進發。
“你們不是廟門村人吧?我看我們有些眼生。”一個中年大叔扛著鋤頭,見到二人后打起了招呼。
“難道是從別的村來我們這做事的,不應該啊,大家都想去挖養殖基地,怎么還去別的村請工,我們的村干部也太廢了!”
顯然,中年大叔認為周志高和劉喜來是搶活干的,每天三十塊的工錢,并且還管一頓飯,對于他們而言,簡直是最好的工作,平日里他就算上山砍柴砍竹子兩天,也不一定能賺三十塊。
所以為了這個出工,就算是廟門村人也得抽簽,今天誰做明天誰休息,錢不能集中到幾個人手里賺,容易鬧出事端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