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為了三個孩子的考試,上到吃食穿著,下到馬車小廝,都做了安全的準備。
在這個節骨眼上,無錫方家進京了。
方欣的父母和小叔都來了,不僅帶來了家中一萬卷藏書作為謝禮,更是抬著一塊《懿德永春》的牌匾來感謝秦韻。
方欣的父母還說,他們已經在無錫給秦韻立了生祠。
另外準備了一個叫“沁春園”的園子,里面冬暖夏涼,希望她得空能去小住。
秦韻設宴招待方家的人。
順便送走了方欣和她的女兒劉燕。
第二天中午,下朝回來的王衡迫不及待跑到寧遠堂。
“娘,今天可有熱鬧看了。”
“江南翰林那幫官員,今早把永昌伯府劉家和慎郡王彈劾了一遍。”
“劉家沒有人在朝為官了,最多就是被痛罵一頓。”
“慎郡王就不一樣了,那幫官員言辭非常激烈,說慎郡王舉薦私人,腳踹府臺,貪污受賄,雖已經是郡王,卻處處用親王的規制,還對您老不敬,簡直毫無私德,不配為王。”
“現在那幫以慎郡王馬首是瞻的官員嚇得戰戰兢兢的,連話都不敢說。”
“生怕自己一冒頭就被殃及了。”
“方家這一手雖然來得晚,但威力非比尋常啊。”
秦韻道:“這是官場慣用的手段了,出其不意。”
“他們知道僅憑劉家是拖不夸慎郡王的,所以只能把他的名聲搞臭。”
王衡點了點頭道:“是啊,已經搞臭了。”
“我問過老四了,他說這只是第一波,方家還會有第二波,第三波。”
“你說慎郡王得罪誰不好,為什么要得罪一大片文人?”
“要知道這文人最擅長的就是罵人了。”
秦韻道:“你別跟著摻和就行,趙爍自命不凡,不會輕易被打倒的。”
而且在這個節骨眼上,說不定他還會做出后悔終生的決定。
王衡連忙表態道:“娘放心,方家的事娘已經善后了,兒子絕不會魯莽。”
“反倒是咱們家開辦的慧安書院,又成為京城人人稱道的好書院了。”
“繼江南姚家捐書以后,方家又捐了藏書一萬,加上娘捐的,慧安書院的藏書已經快要比肩國子監了。”
“兒子現在就想,等將來榮休了,也要去慧安書院任教。”
“順便再精進一下學問,也好為娘爭光。”
秦韻笑著道:“你有這樣的志向是好的,娘也支持你。”
王衡高興地笑了起來,憨憨的笑容與他平時的刻板嚴謹形成鮮明的對比。秦韻知道,自己的行事已經不知不覺在影響孩子們的抉擇了。
這是好事。
不過想到皇上,她眉眼中又浮現一絲憂慮。
隨著皇上年齡的增大,幾位王爺不可避免要卷入權利的斗爭當中。
如果說前太子是被迫卷入,那么剩下的幾位便是主動加入。
像寧王這種有點城府的還好。
像楚王一樣有能力的也行。
但像趙爍這種,純純的炮灰,很快就會灰飛煙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