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其他諸侯,劉備缺少底蘊。
即便是得了劉焉、劉璋父子留下來的府庫錢糧,劉備的財力依舊不如其余三國。
大乾之富庶,天下有目共睹。
如果能跟大乾通商,那對蜀漢經濟是極為有利的。
不僅能夠讓劉備擁有更多的軍費,也可以讓蜀漢百姓日子過得更好一些。
這些,都是劉備無法拒絕的理由。
諸葛亮能看出,自家陛下是對兄長的提議動心了。
他搖著羽扇,對劉備分析道:
“陛下也能看出,與乾通商乃是有利我大漢之事。
而乾人的要求,只是我們一年之內不與其交兵。
陛下可知,乾人這樣做,究竟為何?”
劉備思索道:
“我軍不論是數量、裝備還是戰力,都略遜偽乾。
按道理來說,偽乾是不懼與我軍交戰的。
乾人提出這等條件,定是要在這一年內,對其他兩國用兵,而不想我大漢插手。”
諸葛亮頷首道:
“陛下所言極是,這正是乾人的打算。
如此計謀,當出于袁耀之手。
他提出一個我們無法拒絕的條件,來穩住我軍。
就是要用最小的代價,消除一個隱患。
此乃陽謀也,袁耀也不怕我們知曉他的目的。”
劉備又問道:
“那先生...朕要答應乾人的請求嗎?”
“既是陽謀,恐怕容不得陛下拒絕。
這結盟通商之事,我大漢不應也得應。”
“嗯?
孔明,為何這樣說?
朕下定決心,就是不與乾人通商,又當如何?”
“啟稟陛下!
許靖大人求見!”
劉備與孔明說話間,黃門令黃赫再次上前稟報。
劉備一擺手,口中吐出一字:
“宣。”
“宣許靖入殿!”
不多時,頭發花白的許靖便踏入殿內。
許靖乃蜀漢重臣,掌蜀漢錢糧之事。
他進入偏殿之后,便紅光滿面地對劉備拜道:
“臣許靖,拜見陛下!
陛下,近日我大漢可有一樁天大的喜事!”
劉備問道:
“文休先生,何喜之有啊?”
許靖中氣十足,應道:
“乾國使臣入成都,聲稱要與我大漢通商!
我大漢的貨品,以后都可以隨意流通入乾境,再不受限制!
百姓會因此而富,我大漢也會因此而強!
現在成都滿城百姓,都在奔走相告啊!”
許靖此言一出,劉備非但不覺得欣喜,臉色反而陰沉了下來。
果然被孔明說中了!
這大乾陽謀,自己不得不應。
現在滿城百姓都知道了,跟大乾通商,他們能過上好日子。
如果朕不答應,那朕在百姓眼中成什么了?
不明是非的昏君?
民以食為天,百姓關心的,只是他們吃的好不好,住的好不好。
收入有沒有提升,日子是不是過得蒸蒸日上有盼頭。
至于四國之間的戰略問題,大多百姓都是不懂的,劉備也沒辦法給百姓解釋這些事。
所以從百姓的角度來看,如果劉備不答應通商,那就是是非不分的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