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風從洛杉磯的街頭吹過,帶來一片涼爽,一處街道的人行路上,好幾個年輕人,有男有女,各自聊著天朝著前面的影院方向走去。
“真有你說的那么好看?”問話的是一個金發姑娘。
“真的,我可以發誓!”一個金發年輕人賭咒發誓般的說道:“看完《三傻大鬧寶萊塢》,你絕對會滿意。”
年輕人上午剛剛看過,就像發現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樣急于跟別人分享,這幾位,就是跟他同一個大學里關系較好的朋友,也是全都拉了過來。
“如果不好看,”他又說道,“你們覺得非常無聊的話,我就把我的頭擰下來塞進馬桶里。”
其他幾個人哄笑著,“哈,說這么大。”“你真的愿意把頭塞進馬桶里嗎?”
終于,他們一行人走到了影院前,大概是遇到了散場時間,迎面有不少人往外走出。
這些人就跟大部分看完影片的觀眾一樣,邊走還邊討論劇情。
“真不錯。”
“拉加真可憐。”
“屁,最倒霉的是學長,人都沒了。”
“......”
這些話統統都傳到了金發姑娘那群人的耳朵里。
金發年輕人忍不住說道:“看吧,我沒說錯吧,這么多人都覺得不錯呢。”
這樣的現象不免就讓人的心中對影片的期待值更高。
在缺乏足夠宣傳營銷的情況下,《三傻大鬧寶萊塢》這種小規模點映的片子,靠著口口相傳,雖然不像主流商業大片那樣弄得人盡皆知,但對特定的觀影團體,也就是偏向于藝術類型的電影愛好者們來說,也是能做到這種大規模宣傳的效應作用出來。
不少人或是從朋友、或從同事、或從親人口中知道了這部影片的信息,然后走入影院,絕大部分也都會覺得不錯,緊接著再次向自己的周邊擴散......
這種從口耳之間得到的消息,流傳速度確實不夠快,但對人的實際購票刺激,卻遠超市面媒體報紙上面的炒作,也算是有利有弊吧。
......
克里斯-蘭德是一個圍繞電影圈討生活的自由職業者,像他們這樣的人有不少。
平時的工作也很雜,比如某個明星來洛杉磯舉行活動啊,他們可以接受雇傭,充作最熱情的粉絲,哪里舉行電影的首映啊,他們也可以去現場維持氣氛,而現在,他就在幫忙擔任調查員,去影院收集觀眾的評價。
按照雇傭內容,周末的這三天,他要在附近的一家影院,全程的記錄一部電影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