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擇日而亡》是一部怎樣的影片呢?
導演李-塔瑪霍瑞自不必關注,因為007歷代系列作品的出產制作,向來是專門的制片人外加剪輯師把控,導演個人風格占據的空間微乎及微。
主演皮爾斯-布魯斯南也只能算個合格的“邦德”扮演者,并不驚艷,更像是前面幾代“邦德”的替代品,并無什么可以說的地方。
其余配角更不要說了,唯獨哈莉-貝瑞還算有話題度。
“年度50位最美麗的女人”之一;性感;奧斯卡影后......
這位美麗健康的黑人影星,擁有誘人的美貌和玲瓏典雅的氣質,能在一眾美女扎堆的好萊塢立足,更是史上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女性黑人,足以說明她的實力和人緣。
有演技、又在黑人群眾眼中有廣泛的口碑力度和影迷基礎,這些優勢,也讓哈莉-貝瑞成功獲得了007的垂青,搖身一變成為了新一代邦女郎。嗯,也是007所有的作品中唯一的一位黑人邦女郎。
可這些都抵不過“007”這個名頭所帶來的分量。
正值“007”系列的40周年獻禮和第20部影片,巨額的投資也是創下新高。
拍攝的成本就超過了1.42億,比上一部《007:縱橫天下》高出了2千萬美金之多。
有了充足的投資,制作組也是放開了手腳,各種大場面不斷,傳出來的拍攝信息就足以讓人期待。
但,那又如何呢?
電影終究還是觀眾說了算的。
歐羅巴影業總部大樓的會議室里,眾人聽著萊曼選出的對手,都是一副沉思的表情。
“這可是007系列的40周年獻禮大片,他們的宣傳口號喊得很響,勢必會影響到那些潛在的觀眾下意識的去支持,畢竟,情懷與粉絲基礎這東西,可說不好啊。”
007,可是太多人的童年了,單把名字亮出來就能讓一些觀眾看都不看電影宣傳的內容就買票進影院,這影響力,能差?
差的話,也就不會一個系列拍了20部,還都能賺錢了。
一眾高管聽到這話,也想不出《狂怒》有什么理由能夠和《007:擇日而亡》競爭。
“各位,別忘了我們的作品也需要一個好的檔期,不然怎么賺回這么多的投資?不跟它拼一拼,難道去和《魔戒2》競爭嗎?比起那部,我更看好能與《007:擇日而亡》分出個高下,再不濟,也要贏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