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在海外各國創造的票房收益,去掉院線分賬和宣發成本,大概能剩下百分之38到百分之42左右不等的利潤。
單單票房一項,螢火蟲能分到1.13億,獅門是4320多萬,版權作者則是2035萬,大頭理所當然的被螢火蟲吃下。
當然,具體計算方式沒有這么簡單結束,在該項目進賬上扣除本該繳納的州稅等七七八八的稅款,按普華永道方面的意思:大概能余留8600萬。
“賬目沒問題。”會計團隊代表小聲的對萊曼說道。
萊曼一聽,也就高高興興的在文件上簽字。
別的不說,以《暮光》系列的吸金程度,等到家庭娛樂市場和授權市場階段性分賬時,再賺一個億也是小意思。
這樣的產出,使得幾方的心情都很愉悅。
簽了字。
喬恩讓人倒了幾杯香檳,親自遞到萊曼和斯蒂芬妮團隊的手里,“合作愉快。”
“哈哈,合作愉快。”
“后面還是三個月結一次帳。”
“會的,很多影迷都愿意收藏一張《破曉》的光盤,原聲碟也賣得不錯。”獅門靠著運作《暮光》系列跟著撈了非常可觀的收益,且他們的發行人員薪水支出基本算在運營成本里了,無非是動用了渠道和精力幫忙推廣,他笑著把杯中酒一飲而盡,繼續說道:“等到今年的11月,最后一部也就登陸市場了,我們還能繼續成功。”
“影迷明顯有審美疲勞的趨勢了,盡快完結對我們大家都好。”萊曼把酒杯放在桌上,指出道:“拍了這么些年,核心受眾流失的幅度加大了,對路人的吸引力這個系列也一直不強,全靠女性市場撐著。”
“我們走了,你的事等成片出來了,我幫你打探一下。”
《金蟬脫殼》的審核估計沒問題,但如果11年的引進指標太搶手,萊曼也不會犧牲自家主營的業務幫助獅門過關。
懷著這樣的念頭,次日晚上的螢火蟲會議室里燈火通明。
福克斯的制片團隊跟他們這邊的團隊坐到了一起。
一位工作人員將打印好的定稿劇本分發給眾人,很快就讓福克斯的人心底驚嘆。
無他,福克斯拍得《人猿星球》都是猩猩已經有了政權模式,人類活的像下等公民,而在萊曼召集編劇寫的版本里,卻是抓住了“猩猩如何演變崛起”的部分大做文章,總體來說比較新鮮,甚至可以說是《人猿星球》的前傳部分。
福克斯的人偷偷交換著意見,頻頻點頭,如此做的好處他們也懂:觀眾看的時候不會一下站到猩猩的對立面,而是有一個經歷鋪墊的過程,且矛盾沖突過渡很平滑——這畢竟是以猩猩的視角,也就是描繪了“愷撒”的成長史。劇本帶著一股警世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