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可以提議一些人選,他們就很合適。”伊維爾趕緊為自家爭取利益,“邁克爾-法斯賓德或者詹姆斯-麥卡沃伊怎么樣,一個34歲,一個32歲,演藝經驗都很豐富,撐起威爾-羅德曼一角不會有什么困難。萊曼,你聽過這兩個嗎?”
“我當然聽說過,而且,你忘了提一點了,他們還都是《x戰警》欽定的角色演員。”萊曼笑笑:“不過,他們有檔期嗎?我記得你們這部戲去年才爆出選角完畢即將開機。這部戲可不等人。”
“也不瞞你。”小心思被戳破,伊維爾依舊有自己的道理:“那邊只剩下一些補拍鏡頭了,肯定不耽誤接下來的拍攝工作,而且,他倆確實合適,片酬都不貴,這樣安排的話,能挑動的話題度也會大些。”
萊曼搖搖頭,“正常進入試鏡流程吧,我還需要對比其他演員的對比參考”
“他們兩個的表演肯定能應付這種模板的主角......”
福克斯的人還想爭取,萊曼揮手打斷,“能應付這個角色的多了,還怕找不到演員嗎。”
“好吧,你們才是投資的人。”伊維爾聳聳肩。
項目的第一金主方沒點頭,福克斯的制片哪能有其他意見,但還是覺得可惜就是了,在他看完劇本之后,稍微估算了一下檔期,立馬就想到的捆綁營銷方案沒能立即執行。
就連萊曼都能想到,無論選哪一個,都能形成一定程度的持續熱度,直接就能借助演員帶動其他方面的銷售業務。
尤其站在《x戰警》系列的立場,福克斯對已經簽下長約的兩人只期盼還不夠火,粉絲不夠多。
圍繞劇本的討論持續得并不算久,拍攝流程大致有一個執行計劃后,福克斯的人就先離開了。
約瑟夫拿上外套,“這片打算什么時候開機?”他問。
“最遲三月底,不然怕是趕不上合適的檔期了,那就得拖到明年。”宋亞隨口答道。
“好吧,劇本是不錯的,我們對放映都有信心。”
兩人走出會議室,往電梯方向走,“伊娃小姐是在這部戲里擔任制片嗎。我看到她最近在攝影棚那邊帶了一些人在那?”
萊曼點點頭,“嗯,先把主角生活的房間內景搭出來,街道戲可以就近拍。伯班克就有合適取景的地方。”
“為什么不同意福克斯的提議呢?我們這部戲也可以蹭蹭《x戰警》的熱度。”
“《猩球崛起》最本質的賣點不在那上面,我個人是無所謂誰來演。”萊曼走進電梯,“看情況吧,不著急,道具什么的都沒搞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