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媒體與流媒體的利益之爭確實貫穿奈飛的發展史。
無論是新渠道對舊渠道根切的對立,還是說互聯網資本、華爾街資本對創作圈的入侵,都意味著兩方不可能友善相處。
當然,傳統媒體方也不是看不到觀眾思潮的革新,只是說他們希望慢一點,由他們主導第二次播放領域的改變,而不是具有互聯網精神的巨頭們發起的對舊有圈子的沖擊。
只可惜,屁股決定腦袋。
曼恩傳媒沒有電視臺、電視網,也受限于派拉蒙法案,不敢或不能有一絲絲的院線股份,可以說,這場新舊渠道的革命,對它一個內容制作商來說,完全沒什么區別。
無論如何,用戶總是會對自己喜歡的用戶花錢,HBO也好,流媒體也罷,本質上都是主導并販賣內容。
從杰登-布萊恩走出房間的那一刻,萊曼其實就沒什么其他的念頭了。
他肯定是要做自己的流媒體平臺,附加內容更多的價值。
4月27日。
等到約翰遜打電話匯報收購事宜進入正軌,正在接受資產的時候,他很快就通知了帕爾曼,流媒體的內容庫也是版權運作的一部分,這項工作依舊他負責。
“我聯系了一家設計裝修公司,他們的測繪人員明天到伯班克,你帶他們去旁邊的產業園看一下,流媒體業務肯定是要從硅谷搬遷到這邊來。”
萊曼說道:“先不買樓,租個幾層用用,等未來有條件了再說。”
FOtv只是個小平臺,沒有很大的辦公區域的空間需求。
帕爾曼說:“我已經讓人跟市政府打好招呼了,他們很歡迎互聯網公司進入,一些流程都疏通好了。”
“我們的版權庫情況怎么樣?”萊曼又問。
“呃......漫威系列的影視劇包括電影跟奈飛是一年一簽,拿的是點播分成,想收回來很簡單,《絕命毒師》等電視劇的話,也是同理,只要不在電視頻道播出即可;唯獨跟獅門發行的《暮光》、喪尸三部曲;跟法國那邊合作的《無法觸碰》,還有《行尸走肉》(當初質押資金擴寬發行渠道,收益賣給了高蒙、歐羅巴)有些問題,前者的話,授權給了油管的長視頻服務,簽了3年,12年末才到期,后者的話,上線我們自己的流媒體還要通知一下他們,另外環太平洋怪獸宇宙的系列有一部分版權在中方、日方手里,這部分也要談清楚才能直接進入線上片庫。”
“其他的呢,陸續收集的片源?”
“我們這些年一直在囤積一部分市面上流通的版權,也在戛納、中方和純線下市場買了一些片源,總得來說,除開能在大銀幕上創造高額價值的版權,一共有4200多部,但大部分其實也不賺錢,至少在線下市場不賺錢。”這些都是屬于傳統媒體變現領域沒有價值的那8成。
大部分制作公司的片庫都是靠頭部賺取版權費,螢火蟲也不例外。
當然了,這些片源放到流媒體自然又不一樣,能收獲一個點擊,那也是一個點擊的流量,積小成多,對價值的判定也就不同——如果是賣DVD,爛片一個月都賣不出去幾份,只能靠做成合集,比如喜劇合集、恐怖,驚悚合集的光盤,靠數量取勝,但其實也很難創造價值,畢竟刻錄成本也是成本,相對來說,流媒體這種載體不僅更能夠迎合大范圍人群的口味,其成本不過是占用一些帶寬而已,先期投入約等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