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制作周期很長,各種事項也不明,今年大概率無緣與觀眾見面,初步預期是明年春季或者延期至夏季,希望大家理解……”
話音剛落,記者們紛紛舉起了手。
“本片的制作預算究竟是多少?”
“是網傳的一億嗎?”
“差不多吧……”
萊曼看了眼被新聞官點起來的女記者,點了點頭:“確切的講,如果一億美金都拍不出劇組想要的效果,不排除繼續增加。”
“是獨資還是合作?”又一位記者順著話題問。
“螢火蟲獨資。”
嗡嗡嗡!
大大超乎預料,這也太剛了。原以為資金成本只有多沒有少就夠震撼了,沒想到還不引進其他資方分散風險。
要知道,HBO投拍史上過億劇集,向來都是提前把投資份額分擔開的。
真就自信不會賠唄,也不怕擠壓現金流唄。
“而且,我可以保證,視效部分,我們會請業內最優秀的團隊負責,保證呈現出相應的書籍質感……”
“劇本是2DB負責,這兩位是喬治老爺子親自認可的創作者......”
“導演和幕后都在積極協商,我們正在約檔期......”
“我對《權游》非常有信心,它的本子很好,我們只要還原出來就行......”
“就在去年《兄弟連》同篇《太平洋戰爭》的巨額投資取得的效果就不錯,我們并不擔心花心思拍出來的劇沒人看,觀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拍得好不好、用心與否,都能感覺的出來。而且現在的制作環境也在逼著大家往高預算、高視效的方面提升。”
“沒辦法,現在的娛樂手段太多了,能把看電視當成日常習慣的越來越少,我們需要這種手段來吸引觀眾關注我們的劇集。”
“消費水平你們也得算進去啊,智能機市場的擴大大家都看得見,我只能說年輕一代對這些種進步很欣然,何況,劇本本身也讓我們省不了,它不是小制作,不存在花小錢也能拍得精良。題材需要的東西不同。”
“一分錢一分貨,相信劇集拍出來后,你們會知道的......”
用拍電影的態度制作靠齊電視劇,能不花錢嗎。
回答著記者的各種問題,萊曼默默吐槽。
最后一個問題,一個男記者問道:“這部劇的制片是?”
“我和喬治先生共同擔任,他是劇組總顧問,負責大方向多一點,我的話,負責監制拍攝方面多一點......”
好家伙,這位多久沒當電視劇的制片了?
好像從《絕命毒師》第一季后就沒看到他的名字掛在哪部電視劇上了。
而隨著公司人才的成長,萊曼的精力確實不怎么放在電視劇,主要也是電視劇沒有渠道平臺,分賬對螢火蟲沒有電影分賬來得有利。何況,兩者的影響力也不同,大銀幕終究比小熒屏來得重要,意義那么大。
發布會結束。
萊曼和瑞恩回到休息室,“通稿都讓人發出去了嗎?還有試戲的通知?”
“都在推。”
這并不新鮮,前世HBO就是這么做的,不過他們的動靜沒這番大,主要也是擔心支出成本,心里沒那么有底,而國內搞范圍選角最厲害也最成功的當屬張國師和周星星,謀女郎、星女郎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