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出資200萬吧。”大衛猶豫了一下,但真的也對這個項目投注了很大的期盼,咬咬牙,也投了一筆。
“按照我事先的估算,項目的制作經費大概需要1億到1.2億,缺口的話,看看籌備過程也還差6800萬到8800萬之間。”
“真是大手筆。”這個數字讓看慣了圈內大額投資的帕爾曼都感覺超出文藝片的心理底線了。
“你寫份策劃書出來,我會讓財務部審核的。如果沒什么事的話,先把劇組拉起來吧。”
帕爾曼還在那嘀咕,“這筆投資,我都能猜到那些報紙會怎么寫。”
“嗯......”三人互相對視了幾眼,不自覺身心舒暢了許多。尤其是吉爾-內特,這個項目在福克斯立項審核那一關,都被卡了好幾周,他認識的那些高管也是嘆氣無力,說是爭取,其實都在忙別的事,好在拉上李按后,他提議去找螢火蟲拉拉投資幾率會更大些。
按李按的說法,“萊曼也是一個優秀的導演,從他的作品里也能讀出感性的一面。”
果不其然,這么一部作品,都沒什么猶豫就通過了。
想想,可能也是有錢吧,吉爾-內特不知從哪里想起了一些報紙的報道,說是螢火蟲近幾年的盈利回報比例非常高,資金鏈上積攢了大量浮財。保守估計20個億(螢火蟲不是上市公司,沒必要披露財報,小編們只能從票房數據和其他的一些信息推測賺了多少錢。)
嗚呼,這就是有錢人的任性嗎,還真是羨慕呢,都不需要繁雜的開會討論,也不需要各種挑刺、各種猶豫、各種評故風險,投拍A類電影這種事,也只是一句話的事。
等三人高興的離開,帕爾曼繼續道:“會不會有點玩大了,投資文藝片當然是好事,它能增加觀眾對廠牌的好感,建立更好的印象和國際威望,但這么高的投資,會不會亞利桑德羅那一批人也會鬧著要高預算。”
“你知道的,對有藝術思維的人來說,他們從來不想控制成本,只想著怎么花錢拍出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能無限提升質感的話,誰又按捺的住不花費更多的錢。這無疑開了一個壞頭,一兩千萬和1億的概念可是完全不同。”
“他們夠聰明就不會。不是每部電影都適應3D,適應更高規格的畫面,有些電影是為劇情服務的。”萊曼還有一句話沒說:墨西哥三杰里也就陀螺能搞,他對畫面很講究,但他現在在忙怪獸宇宙。
萊曼翻了翻桌上的文件,“對了,環球那邊有關綠巨人的拍攝有發過提案嗎?”
綠巨人對MCU很重要,現在也無法繞過去,特別是《復聯》奇跡獲得了很高的聲望,更是不能傳出與環球存在項目角色溝通不了的問題。
“只是有利可圖罷了。”帕爾曼也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