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恐》的試鏡還是蠻講究的,由于考題不是隨機,也沒有具體要求怎么去詮釋,所以演員們都不約而同的在肢體的放開程度和微表情上下文章,有些是狂嗨式,有些是慢搖惹火式,總之,各有各的理解。
2個小時后,所有人都過了一遍,布萊克客氣的請他們回去等待消息之余,中途已經發表過不少意見的弗蘭西斯女士也告辭離開,房間里,只剩下兩個最后拍板的人。
“老板……”
“看著選吧。”
萊曼翻看著各人的資料簡歷。
他大致看了一輪剛剛的試鏡表演,大部分的基礎功底不差。
而《美恐》里面需要年輕男女奉獻演技的部分難度也不高,這里的人基本都能勝任,招些進過大劇組懂分寸的就行。
“嗯……”他拿出一張,“西爾莎-羅南。演過《急診室》、《可愛的骨頭》,WNA力捧的新人……就她了,電影劇組和電視劇劇組都待過,長得還很甜美,就定她為女主吧。”
“其他的話,這幾個也不錯。盡快簽約為進組做準備。”萊曼又抽出幾份簡歷。
所以《美恐》第一季的俊男靚女組合有:西爾莎-羅南,凱特-瑪拉,戴恩-德哈恩(《超凡蜘蛛俠2》中的哈利-奧斯本)……
……
奈飛總部。
里德-哈斯廷斯這兩天有些煩。
基于付費用戶累計的數量已超過2600萬,他們在流媒體服務板塊的盈利趨勢很明顯,但就是因為盈利前景明朗,且超過了很多華爾街分析師的預估,麻煩才來了。
一方面,傳統的電視方忌憚于此越來越不好說話,向這些人買時下流行的劇集或者綜藝基本買不到——別說同步了,都不提供的;
另一方面,前幾天Starz公司的代表過來一趟,兩方基于續約問題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雖說奈飛如今的片庫以萬計,但Starz的那3000部優質內容依舊是很大的一項收入來源,深受用戶喜愛——幾乎每三個新訪問的用戶就會有一個觀看相關內容,對付費的引導轉化率起了不小的作用。
當然,里德-哈斯廷斯也不是一個吝嗇的人,對有幫助的內容商態度很好,以前3000萬美金簽4年,現在報價1億四年,漲了三倍不止。
只可惜,對方仍舊不滿意。
“他們到底在想什么?我們每年花力氣排查盜版,每個月會員產出不足2億,他就敢要價3億,還是只簽4年,這把我們當什么了?肥羊嗎?”
再一次交談無果,奈飛高層明顯氣急。
現在奈飛的處境真談不上多好,是,股價創新高,每股300多美元,是,流媒體用戶數量起來了,相對的成本也在縮減,長遠來看,他們很難再步入光燒錢不盈利的境地,可相對來說,股市是最無情的,現在捧完全是看到財報數據上,他們高層自己可知道,流媒體服務利好,DVD租賃的出貨量卻又減少了一些,再跟蘋果商店打價格戰的時候,各自優惠手段齊出也無法阻擋落勢。
再加上內容商漲價——Starz提價了,其他人都會有樣學樣,那同樣的內容,成本支出起碼要比現在擴增幾倍,但片源還是那些片源,沒多少增加。
按他們自己計算,如果真出現這種事,或者說答應了Starz的新授權方案,本來明年預期單月產出升至2.3億,平均每月成本支出(算上服務器、帶寬、技術團隊薪資等雜七雜八的支出)大致在1.4億左右,每月盈利近億,但現在內容商的這波大漲價,別說每個月賺9000萬了,不虧都是好事,要知道,奈飛熱播的前50部劇沒一部是他們自己的,已經握有版權的內容也只占片庫的2成,不到3000部,且大部分是沒什么太好運作價值的版權——有價值的,人家也不會賣它,這可是全部版權,不是單一領域的授權。
可想而知,這波內容商的被刺給奈飛造成了多大困擾。
更要命的是,漲了第一次,還會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第二個四年漲了10倍,第三個四年,奈飛盈利再創新高的話,又是多少?6億?這樣由著內容商“胡來”,流媒體還玩個屁。
“措辭嚴厲些,不然大家都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