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是找不到市場規律來佐證我的看法。”弗倫奇聳聳肩,“但我確實覺得不能錯過,我的內心也告訴我不能錯過,即便有風險,可我愿意承受那樣的壓力。”
“內容創作充滿不確定性,但觀眾市場卻是有規律的,一個人愛看什么,喜歡什么,總有自己的一套評判標準,單以你舉例的那些數據來說,萊曼確實了不起,感覺有一雙透過迷霧的眼睛似的。
可你打算怎么做呢?我們上次給出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現在回頭,傻子都知道我們迫切的意圖。”埃倫-迪夫沉聲說著。
他在這一行打滾多年,最驕傲的就是花了6000萬投資WhatsApp,用了四年時間把它推送給了臉書——
紅衫也是臉書眾多投資機構的一員(單以比例來說也不算突出),而這樁并購業務,更多的是他本人的團隊成功說服臉書以190億高價收購即時通訊應用WhatsApp補充其核心業務版圖。
現在的話,兩家的管理層已經在他充當中間人的情況下,洽談得比較明朗了。
在大概率成為事實的背景里,埃倫-迪夫用總計調動6000萬的基金換來了價值30億的臉書流通股票。不可謂不是一次精彩的押注戰績。
所以他本人的投資理念也一向是小投入大產出,寧愿廣撒網,也不愿大手筆的進場,而是不斷開擴新目標,但這一次,也有些被自己這個共事已久的下屬說服。
“呃,除了真誠的見面談談,好像也沒有別的方法了。另外的話,有部分同行對流媒體業務的盈利前景不看好,認為版權繼續漲價的情況下,奈飛的日子都不好過,其他人又能怎樣。這也是我們可以提出的點。”
富勒-弗倫奇回答:“我需要更多的支持,總能談下來的,我們都分析過,琥珀想繼續看齊奈飛,各方面都要比奈飛燒更多的錢,他們現在的花銷完全跟不上市場進程。這也是他們尋求融資的現實問題。”
“希望你沒看錯吧。”埃倫-迪夫說道:“我會讓人報備,然后爭取資源支持,但你還得搞定那位萊曼-拉斯特導演,我可不想看到連投注的當事人都沒搞定。”
“我會的。”
……
“我們又見面了。”
《大人物》殺青后的第三天,也是萊曼剛吃完散伙飯回到伯班克的第二天,羅恩打電話通知過他的人已經很熱情的找來了,地點就在萊曼的豪宅草坪。
“抱歉,前面我在拍戲,一直騰不出功夫……”
萊曼見到他后,客套道。
“沒事,你很忙,我很感謝你給我這個機會。”
富勒-弗倫奇比他的老大姿態更低,沒辦法,埃倫-迪夫那是見多了百億身家的富豪,他相比來說也沒那個實力驕傲。
更何況,他確實很需要一個當面交談的機會。
“我不知道為什么你們態度的轉變……呃,有些快?上次不是說好了等《權游》上線后看看效果再說嘛,如果一直沒個定論,無論我們哪一方報價都缺失相互所認為的客觀,不是嗎?
所以你們也沒必要如此約談什么的,到時候我會對外給出一份大致的條件,誰愿意來我都歡迎,無論是你們還是****那樣的投行。”
萊曼確實不在乎那筆融資的錢由誰來給,反正只要能達到條件,誰都能幫助琥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