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日。
曼恩傳媒以多達40億的票房累計份額在北美電影廠牌市場占有率排行榜上排在第三,稍微落后于派拉蒙和華納。
細數項目的話:《超體》4.63億(成本4000萬,近5.1倍的回報);
《雷神2》6.44億(成本1.7億,近1.4倍的利潤率);
《美隊2》7.14億(成本1.7億,回報率2.1);
《斯巴達2》3.45億(成本9000萬,票房與成本差不多持平,小賺個1400萬);
《暮光:完結篇》8.29億(成本1.2億,3.8的回報);
《海嘯奇跡》1.98億(成本4500萬,小賺1600萬);
《宅男杰夫》470萬(成本1200萬,虧損1000萬);
《美錯》暫時200萬(成本1500萬);
《潛伏》9957萬(成本1100萬,4.2倍回報);
《銀河護衛隊》暫時4.5億(成本1.7億),再算上藍蝶承包發行的一些非自產電影,總額接近40億。
……
再看榜單分布——
1派拉蒙億代表作《變形金剛3億
2華納億代表作《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曼恩傳媒億代表作《美隊2》7.14億
4迪斯尼億代表作《加勒比海盜4》10.45億
5福克斯億代表作《里約大冒險》4.86億
6索尼億代表作《藍精靈》5.63億
7環球億代表作《速度與激-情5》6.26億
8獅門億代表作《瑪達的快樂大家庭》0.77億
……
毫無疑問,從上述數據也能看出,2011年的北美電影制造商們為市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09、10兩年的小下滑也完全未對院線電影造成多大的打擊。
從整體來看,不僅全年總票房比2010年的108.88億美元上漲了2成,以129億美金收官,海外市場尤其是內地的爆發也收獲百分之8的市場大盤的擴寬。
利好消息不斷,而對頭部廠商如迪士尼、華納兄弟、環球、索尼、和派拉蒙等大廠來說,他們幾家前8名的廠牌就給市場貢獻了億美金,只計算北美市場,也占據了北美總票房約百分之77的份額。
這里面,唯一不爽的可能只有環球,他們幾乎沒進步,去年排在第5,今年還下降了兩名,累計份額也少了些;
最高興的當屬派拉蒙,他們已經連敘三年沖進前三,新的管理班子帶領著公司欣欣向榮;
最欣慰的應該是華納,他們終于擺脫了10年的拉跨,重回第二,向世人再度展現了他們產銷業務的厲害,稍微緩過勁來,立馬就是冠亞;
索尼呢,則有些尷尬,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沒了小蜘蛛,他們的業務萎縮的厲害,又變成了那個常年倒數的廠牌,這么些年過去了,依舊沒推出第二個能接管市場的吸金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