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曼最后挑出一本,他其實比較“苛刻”,那是他的話,這里面他一個都不要,一來產出比不高,他沒那精力;要么就是對廠牌的藝術加持也沒有,那就更沒什么投拍的必要了,又不是拉攏人才,編劇的名字他都沒聽過。
“創作的時候有把握方向,講的是二十世紀中葉一位警官緝捕當地黑幫老大,是根據現實事件改編潤色的本子,此類成品倒讓我想起《公眾之敵》、《黑色大麗花》的調調,但沒那么凜冽,有些懷舊黑幫片的味道,拍得行的話是能被一部分喜歡黑幫元素的觀眾接受。”
“你看上的是這個啊,《匪幫傳奇》。”伊娃注意到后,想了想,“威爾-比爾?一個有些胖胖的家伙。”
“你認識?”
“嗯,他以前是《靈書妙探》的分集編劇,在ABC干了幾年。”
好吧,原來是電視劇編劇寫的電影劇本。
萊曼看她確實有興趣,多提醒了幾句,“這個本子不算精彩,但也中規中矩,控制一下預算的話,在3000萬左右還有拍攝的空間,不過這種警-匪對峙的戲碼對演員要求較高,你得好好選人了。”
“我會的。”她一喜,在他臉上啄了一下,“等要拍的時候我自己去跟利亞姆談談,你幫我提前打個招呼就行。”
“小事,需要公司投資嗎?”
“我自己掙點零花錢。”
伊娃哈哈笑,受益于圈內名聲以及《阿凡達》的加持,哪怕轉型制片,也比很多同行更有競爭的資本,在法國那邊的演藝界也混得開。
此事聊過,萊曼本身就很傾向女人應該有自己的事業,不然每天渾渾噩噩的也不知道人生價值從哪兒體現,又看了會雜志報刊,忽又想起了另一件事,“說正經的,今年夏天你有時間也幫我跟跟《海王》項目,我不想溫跟凱文有什么矛盾。”
凱文骨子里跟喬治-盧卡斯對待星戰一樣,都有些過于計較了,他倒不擔心兩人會不理智,只是擔憂因為一點小事兩人吵起來——但萬一真出現因為一個道具的擺放問題吵起來,那才頭大。干脆讓凱文負責好大方向的制定就忙其他事,《海王》劇組交給溫的團隊和伊娃也好。
“你看啊,溫那家伙性格不錯,凱文也還行,但兩人天天碰在一起,指不定就惡化。凱文……有時候管得太多了……”
伊娃雖有些好笑萊曼的臆想,但也答應下來。
終究人與人的相處,性格有時候比能力重要。
羅素兩兄弟跟凱文處得來,中間不也有爭吵,有時候還要萊曼去幫忙調解。
創作與執行,總歸有碰撞,而相比于羅素,溫跟他的關系更親密,也更不愿看見有爭執發生。
溫不是聽不進去意見,凱文同理,但最好避免。
這也算是萊曼的“鴕鳥”理論吧,換個不相干的,他都沒精力去理會,管那么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