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此,福克斯縱然不滿,但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談到最后的結果是,兩個不同宇宙的相同角色各玩各的。
而之所以漫威要這么干,也是為了鋪路內戰。
這么個事件,牽扯角色之多,戲劇沖突之強,能一瞬間拔高漫威品牌的影響力和實質利益,對品牌擴散又很有前景,不可能放過一切能利用的新角色鋪墊。
會議開展的流程很快,各個環節都說透后,也就只剩執行。
……
好萊塢步行街的咖啡廳里。
魯尼爾-吉斯已經等了一會了。
話說劇本交上去,得到準確答復,他也就有心促成項目的落實。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的劇本很好,他很喜歡,而有了老板點頭,很多事也就不算繁瑣。
畢竟一部電影最重要的,一是投資,二是放映,其他的都是在這兩項保障之下的執行環節。
不一會兒,他要等的人到了。
一位42歲,有點拉丁裔混血的美籍男人。
就像之前描述的那樣,一個落魄、不成名的小編劇自然沒什么倨傲。
他為自己的遲到不停抱歉,只因他是搭乘的出租車,但恰恰他接到電話出門的時候在街頭等了半個小時的出租。
“沒事,我也剛到。”
魯尼爾擺擺手。
“我來,是為了劇本的事……”
“你們螢火蟲愿意投資嗎?”男人非常期盼。
從90年代,到2012,多少個日子了,他最驕傲的本子依舊沒人投拍,但他始終覺得會有人欣賞,只是伯樂還沒到。
“是的,我們老板答應立項了,如果可以的話,我是說你開價不貴的話,我現在就可以作主買了,你也可以到我們公司上班……”
魯尼爾-吉斯作為編劇部門的主管之一,打心眼里對有才華的人欣賞,看著對方固然有才但生活得窘迫,想著提供一份穩定的編劇工作,給公司寫寫電視劇本子、潤色一下劇集也是很能改善生活了,于是多釋放了點善意,說話語氣也不自覺真誠了許多,“像這類劇本,業內普遍是幾萬的收購價……我的話,能出8萬,如果不嫌棄地方小,我們那里倒也招人,我可以幫你介紹介紹……”
“沒有沒有……我當然樂意,是樂意的。”梅麗莎-沃雷克先是狂喜,但隨即試探得問道:“我只是想知道劇本立項后,我能不能跟組,不是想要制片,只是想看著它拍出來。”
他自嘲,“為了它,我等待很久了。”
“小事,那就這么說定了。”
此事定下,對方歡喜,他瞧著也歡喜,總感覺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剩下的就是正式簽合同,找制作部規劃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