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浩克2》的首映禮放在內地?萊曼,你跟我想到一塊去了,我正打算提,你就先說出來了。哈哈。”
坐在沙發上的環球CEO杰夫-希爾失笑說道。
事實上,自前幾天引進標準終于定下,環球高層就此事已經討論、調整了海外的宣發方針。
以營收和環境為例,環球很務實,向來是側重英、法、德、墨西哥、西班牙、阿拉伯酋眾國和獨聯體等票房容量多的地區,亞洲方面偶爾加個日本或韓國,示題材而定。
可現在內地進一步放開對好萊塢的限制,坐擁13億人口的大國市場底子擺在那,雖經歷了零幾年的衰敗,但影市復興的躍進一次又一次讓好萊塢眾產商忍不住投去視線,再加上4分之一的利潤分賬給予了好萊塢片商可操作的空間,環球就再也坐不住了。
也可以說,大家都指望著在那邊開擴生意。
此時的情況很有趣。
像哥倫比亞、曼恩傳媒對華態度最好的那批廠商自然會更加維系關系;
而像華納、環球、派拉蒙、迪斯尼次一等,但在華業務也偶爾使勁的廠商也紛紛起了加重內地投資和精力投注的心思;
至于那些二三線廠商,那就是看得見肉吃不著了,份額再怎么擴大,也很能落到他們手里,受風險管理的限制,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投拍A類作品,很難進入到中影的擇片范疇。
這么一看,對內地市場有所訴求的話,中影反而更從容,也能用實打實的收益潛移默化改變美國民眾對那邊的看法。
文化陣線的軟宣傳向來有效,而越多的廠商靠華賺錢,哪怕是明面上尊重一手、討好一些,都是進步。
事就是這么個事,環球想談的除了《浩克2》的發行,還提了一嘴《猩球崛起》會定檔5月。
環球的想法很好理解,無非是《猩球崛起》接檔綠巨人,更方便他們與院線聯盟談開畫份額,畢竟兩部作品打個時間差基本就無縫對接了。
過了一日,做客華納,聊得還是項目。
放映室里,布魯斯-韋恩帶著墨鏡享受著久違的清閑,透著些許輕松……
片尾處伴著很有加州風情的BGM,幾個人忍不住拍起手來,紛紛夸贊,“好,拍得真好。”
“打斗一如既往的精彩,劇情流暢,還有個歸隱的反轉,不愧是諾蘭。”
“政治隱喻和矛盾沖突銜接的很好,我覺得行。”
華納發行部的人很高興,該作磨了大半年,交出的問卷他們還算滿意。
華納老總凱文-辻原頻頻點頭,看樣子也很輕松,他雖然沒有很專業的發行經驗,但看著周圍高管的態度,再加上自己的觀感,此等水準配合之前的輿論引導,也估摸著有個8億票房打底,且只多不少。
這是相當重要的信息,有了這個判斷,他們才知道怎么跟海外片商和本地院商爭取條件以及己方宣發規格的制定。
“我們初步計劃排擋7月,萊曼,你怎么看?”
“放心,不會撞檔期的,我心里有數。”
“那就好。哈哈。”
氣氛重新融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