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起來,第三部無論是故事性還是戲劇性都遜色于第二部,為了早點結束與華納簽署的合約,諾蘭更是安排了一個脫困隱居的結局,勉強給了老爺一個不錯的歸宿。
而之所以第三部的銷售成績比第二部還要好,還是概念本身的人氣基礎以及DC困境下,唯一的亮點總是讓粉絲激動些,就有種影迷觀眾把一腔愛意都投注到了這完結篇里。
看完院線版本,回公司,正跟瑞恩聊聊電視部門的擴招,梅斯探頭進來,“萬D影視傳媒的電話。”
萊曼和瑞恩面面相覷,不明白那位地產大亨又有啥事讓他的下屬來電。
“把利亞姆喊過來。”
等利亞姆到,萊曼按下免提。
“拉斯特先生?”一位中年男性的聲音響起,地道的加州口音,萊曼聽出來是去年跟在那位中方管理人身邊的副手。
“是我。”
“哈。”電話那頭的人語調緩和下來,“我們公司將在今年5月與AMC的董事們對外公開交易,到時候希望您能參加記者會之后的宴請酒會,你看?”
“這種忙我當然樂意幫,我會參加的。”
電話掛斷,萊曼看向利亞姆、瑞恩。
“看來是想借我們的勢表達支持態度。”利亞姆第一個道。
“沒錯。不用想,這樁交易披露,那些媒體又要說怪話了,有我們站臺,至少能幫他們抵擋一些負面風評,你知道的,一家中國公司入住北美最大的連鎖院線確實容易引發聯想。”
“你們都低估那位了,這動機哪有這么簡單。”萊曼想起10年去到內地推廣《阿凡達》項目,老王同志豪氣的話語拉攏,提出了另一個可能,“你們不知道萬D收購AMC,除了擴大院線經營,進駐海外市場,也有借AMC的資產向那邊爭取引進權。”
“那邊……會肯?”與中影打了太多次交道的利亞姆吃驚之余提道:“一直以來,都是中影、華夏兩家國資發行商擁有絕對的引進海外片源的權力,萬D一個民營企業拿下一家好萊塢院線就能爭?”
“不然怎么說一步好棋呢。溢價收購,聯絡海外片商,提出拼盤投資,培養合適好萊塢的產銷體系,只要他們揪住萬D參與海外電影投資能在自己家的AMC院線放映,為什么不能引進內地萬D影院為由試探施壓,再加上一個房地產商勢必跟上層交好,具有銀行系統的背書,還是能爭一爭的。”
“難怪?那他們現在最缺的反而是輿論引導了,現在把目光投向我們,再多請幾個明星站臺,讓那些人看到他們在好萊塢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是啊,很聰明的打算。”
說是這么說,但萊曼有些想笑。
細細梳理,他還蠻佩服萬D能制定出這一連串的方針戰略,只可惜想的再周到,也抵不住私心被濫用。
純粹資本的思維在那邊可不好使。
“當然,費再多的功夫,如果原則根本就與沖突,也成不了事……”
萊曼記得上次見面時,他們雖有示好,但也只是看在螢火蟲很賺錢、項目回報率很高,與華納、環球等尋求利益往來的態度并無什么不同,沒想到一年多過去了,求的姿態表露的更多,這種差異,對嗅覺本就靈敏的萊曼來說,總感覺他們的算盤并不會如意……
不過利益所向,也不用拒絕不是嗎。
中影太超然,華藝、博納等產商心思雜,大家都不是一條心,不能期盼他們不會損害螢火蟲在華利益,無論如何,萬D有條院線在,跟他們交好關系,對內容為主的曼恩傳媒絕對不會差。
這也是他當初就認定的事,只是支持力度可以慢慢改變了,萬D給我多少,我才反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