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那叫拼魄力、眼光;
項目前景很光明,那就是拼實力、財力以及能給項目本身帶去什么。
融資博弈說復雜也復雜,簡單也簡單,融資一方希望加速孵化、增強競爭,被融資一方希望投進去的資源能有高回報,本質上就是各取所需,“有利可圖”的交互游戲。
只不過涉及到管理、相對獨立、話語權等事情才慢慢的變得復雜起來。
行業內有不少創始人被踢出局的例子,也就不缺少為了平衡股權、董事會,引入錯綜復雜的利益方,編織成牽制性質大于效率性質的網。
君不見,奈飛的股權分散在好幾百家利益方手里,康卡斯特的創始人家族羅伯茨,也會通過一系列手段,一邊收購壯大,股權不得不縮減的情況下,分化股東,還成立家族成員的基金控制投票,把主導權牢牢握在手中。
圍繞著利益蛋糕所發生的事,重復的在各處上演,無非是看誰手段更高明罷了。
畢竟很多的破事起因不過是投資者不想看到自己的那一份資產受損失,偏偏他們還有能力改變。
“我覺得,我們也許可以拉攏一個盟友一起出價。琥珀那邊,總歸是要結束A輪,拿到足夠的資源繼續鋪路。”
良久,有人提道。
“找誰?”
“谷歌風投。”
“可以試試。”
匹配報價說起來容易,但這種沒有具體標準,又受到業內矚目的事辦起來才麻煩,紅衫本身的制度就決定了他們每一個負責項目的小組不會假以他人,所以說幾周前,他們能在眾名單里篩選出谷歌風投,肯定是琥珀本身的需求如此。
怎么說呢,就比如臉書有紅衫的投資,但他們也不會放棄尋找下一個社交軟件,不存在單一的資源傾斜,且臉書如果要收購紅衫其他投資的企業,紅衫也不一定會幫忙,最多當個中間人讓兩家自己談。
紅衫這類VC可沒有被綁死的說法,穩坐釣魚臺,帶點游離屬性才是這個行業最根本的。
正因為如此,霍德曼基金才沒想過往紅衫處使力,這類人或這類行業都存在一個成本,一旦超過人們劃定的那條線,翻臉比翻書還快,可能上一秒還友好交談,下一秒就引為路人。
在這個行業里,不會把握機會是會招來恥笑的,生意就是生意,出于需求和長遠發展的考慮讓利,沒人會感激什么,他們只會覺得是自己聰明、有眼光和手段。
電話鈴聲打破了凝結的氣氛,萊頓-肯特盯著打電話的下屬發呆,思維很亂。
數分鐘后,房間里響起了一陣咒罵。
他們很清楚他們已經失去了競爭的機會。
……
電話那頭。
谷歌風投董事伯恩斯-紐曼不屑的掛掉電話。
與霍德曼基金想的不一樣的是,琥珀和紅衫董事愛德華那一派的人是讓那些有意投資的機構匹配報價,旦不代表他們自己沒有心儀的選擇。
紅衫的人還是很理智的,琥珀的A輪最需求的還是流量端口的支持,片庫這玩意或者說全世界的觀眾對片源的需求是如此的龐大,誰也買不盡,那在現行條件上,篩選一部分滿足此刻的需求就好了,剩下的肯定還是專注于對新用戶的引導。
這則訊息,萊頓-肯特或許想到了,但他們本就沒有能力,谷歌風投的伯恩斯那就更加不會提醒什么了。
事實上,就在前天,他還跟愛德華見了面,因為之前就談過,互相也都摸清了一些立場,眼看著《權游》的存在,使得琥珀價值大增,他也不扭捏,果斷抬高了報價。
“資金不是問題。既然琥珀希望借助谷歌搜索導流,獲得持續的曝光、豎立形象以及一些電子商務上的合作,我們只要爭取到總部高層在下行流量方面能照顧一下,談判籌碼也就足夠了……”
些許的小插曲并沒有妨礙谷歌風投繼續商談正事。
或者說,這樣的事正頻繁發生在風投界的各處。
一種超過預期的現象級表現,引來了大量的潛在玩家——想也知道,一個足夠有實力挑戰奈飛的、正處于快速擴寬市場的流媒體平臺,有點想法的都很難不感興趣。
琥珀表現的越強勢,投行就越想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