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世界各國威風凜凜的戰艦和大炮,都要靠“堆硝法”獲取的硝石才能打響。
所謂堆硝法,就是把農村廁所墻上的白堿刮下來……這玩意兒叫硝土,重新提煉之后就是硝石。
當然你要是在墻上直接用火去點,它也會噼里啪啦地蹦出火星來給你看。
另外這種硝石還是制作雷汞,也就是步槍子彈上的底火,所用的重要原料!
……從這一件事上,你就知道燕然想用步槍裝備幾萬部隊有多難了,也會明白他為什么需要那么多錢!
另外,汴京十三行里的水泥廠也開始營建。
水泥的技術門檻倒是不高,只要記得配方,幾種礦石煅燒之后就成了水泥。
而且燕然造泥也不是用來鋪路的,主要是用于軍事用途,比如修建堅固的碉堡,所以需求量并不大。
可作用卻是不可小覷,估計這東西一旦出現在敵軍面前,得把敵人的騎兵逼得撓墻!
之后根據北疆作戰的經驗,所有的武器裝備,都陸續開始定型生產,初期裝備部隊用于訓練。
在這里邊,燕然需要囤積大批的鑄鐵地雷殼和手榴彈殼,因為這東西不僅用量巨大,殺傷力強,而且在戰場上對付騎兵效果非常好。
鑄鐵地雷就不用說了,燕然記得自己看過《地雷戰》那個電影,都不下二十多遍……
就算有了探雷器的小鬼子都難以對付地雷,更何況連火藥都沒見過的女真騎兵?
所以大面積的地雷陣,一定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驚喜。
除此之外,經過這次戰斗,仿造于德械裝備的長柄手榴彈,也得到了戰士的極大歡迎。
因為這種手榴彈,不僅在緊急時刻能拿起來砸人,堪稱一件近戰利器。而且由于長柄的緣故,投擲距離也比普通手榴彈要遠得多。
另外長柄手榴彈不會像卵型手榴彈一樣,落在地上還會給你彈跳滾出好遠,長柄手榴彈甚至落在坡地上,都不容易滑落下來。
還有子彈,這次也得以定型。根據戰場上實戰的結果,想要在遠距離穿透敵軍重甲,在諸多子彈之中有一種子彈穿透殺傷的效果最好。
那就是銅殼鋼芯的子彈,在兩百米外,擊穿完顏宗望鎧甲的就是這種。
燕然本人很清楚,沖壓出黃銅的子彈頭外殼,然后往里邊擠壓一個同樣沖壓制成的鋼芯,在技術上是沒難度的。
但是要保證子彈在遠距離上的精度,這種鋼芯在彈頭中的定位,是不是在重心上卻很重要。
一旦偏離重心,子彈射出去后就會翻滾,因此燕然還需要改進制作子彈的機床,增加制造精度。
同時火炮和六管手搖機槍,也在不斷地試射改進。
按照燕然的設想,這樣的重型武器要配備車輛,組裝起來以后由馬車拖行,拆開之后能裝載在戰馬上行軍。
但是在特殊情況下,比如短途行軍,或者上山下嶺的時候。要求每一個零件都都不能超過戰士的負重極限,方便徒步運送。
因為經過這一次作戰之后,燕然明白了一件事:
任何追不上金軍騎兵的武器,都很難在作戰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