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因為這樣,馬匹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來。所以還需要提前采購戰馬,運到汴京參加部隊的適應訓練……這件事就由古夙羅負責。
說到購買戰馬,古夙羅可比海蛟龍要厲害得多,畢竟這小子就是干這個的。
而且在西夏和大宋的邊境附近,說起和馬販子打交道,沒人能強得過他!
在古夙羅被派出去的時候,就連百里輕李師師她們這些人,心里都不由得暗自佩服燕然。
因為她們是親眼看著古夙羅,作為敵人秘諜打入燕府,又在第一時間被燕然認出來的。
之后他又一步步被收服,一點點被改造,最終成了燕然一員得力大將!
這真是眼光決定了一切,當初燕然這個看似不經意的選擇,時至今日卻看到了他的真正用意!
……
等到講武堂軍校第一批學員畢業,燕然也開始將麾下的部隊整編。
龐七郎的皇城司龍衛軍三萬,蘇信的龍捷軍二十個指揮兩萬人,一共五萬部隊,被燕然分成了四個大營。
其中東、西、南、三個大營都是七千人,他們其實是放在軍營外圍,用于隔絕內外,保護新軍大營的警戒單位。
這三個大營兩萬一千人,照常手持冷兵器和普通鎧甲,在軍營中訓練。同時嚴密警戒燕然劃下的軍事禁區,不許任何人窺探出入。
之前燕然在朝堂上向宋徽宗申請,并獲得了皇上的同意。
他奉命整頓軍伍、訓練士卒、這件事就算是名正言順了。
再加上這支外圍部隊的警戒封鎖,任憑誰也難以察覺軍營里真正的秘密,當然也無法對燕然橫加指責。
至于中軍大營里,則是一支四萬人的新軍。
之前所說的五萬,其實只是兩支軍隊名義上的編制,燕然可不會管什么編制的限制。
他決定的部隊數量,其實是在各方面條件下,精心計算出來的結果。
這四萬人處在軍事禁區的中間,一座占地面積極大的軍營校場里。甚至在這座軍營里射擊訓練時,警戒區外面都聽不到槍聲。
這支新軍,被燕然整編為三個師,包含九個旅二十七個團。
軍隊編制是必須要變的,因為武器和戰法變了,要是繼續遵循之前的舊軍隊編制,那純粹就是自找麻煩。
因此燕然使用的是后世常用的三三制,就連每個班十個人,都可以分成三個戰斗小組。
而每一個師除了三個旅、每旅三個團之外,還包含了團屬炮兵營、營屬工兵連,因此每個師人數遠遠多于九千,達到了一萬多人的編制。
再加上參謀部、后勤部、特種團、鷹揚團、近衛團、野戰醫院,最終構成了這四萬人的規模!
至于說新軍大營,北面背靠黃河,在黃河和大營之間,就是利用水力運行的汴京十三行。
這十三座巨大的兵工廠,也被燕然下令,建成了十三個巨型堡壘。
由此在汴京以北、黃河以南,整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軍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