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根本不敢去面對那個賀管家形容得如怒火中燒般可怕的父親形象。
她視賀管家為唯一的依靠,深深相信他對她所說的每一句話。
加上覺得他對她不錯,便徹底地聽從了他的每一個安排,毫無反抗之心。
在生下第一個孩子后,賀萍萍的身體狀況開始迅速惡化,健康每況愈下。
為了能夠讓賀萍萍能夠多活些日子,得到更好的照顧,賀管家決定把她帶回郭家,并將她交由郭老爺來照料。
根據郭老爺所言,那時候的賀萍萍瘦骨嶙峋,幾乎只剩下了皮包骨頭的樣子。
就連走路幾步都要旁人攙扶才能勉強完成。
即使如此虛弱,在這期間賀管家依舊強迫她再次懷上了第二個孩子。
在經歷了第二次生產的艱難過程之后,賀萍萍的生命一度垂危。
后來在那段時間里,她在床上整整躺了大半年的時間才勉強恢復了一點精神。
并不是因為她故意躲藏、不愿走出屋子去見外面的人或事,事實情況遠非如此。
那時的她已經虛弱到幾乎沒有力氣走出房間一步。
被困在郭家后院一棟兩層小樓里的賀萍萍,每天除了透過窗戶遙望外邊的世界之外別無選擇。
為了避免引起任何可能注意到她們的人的懷疑,賀管家甚至讓郭老爺買下了附近兩棟房子。其中一棟改造成了一個花園,并與原來的園景相連以增加空間隱蔽性。
而另一棟則保留著它原本的樣子不動。
這也是日后如果需要離開時經過之處。
在郭家待了幾年后,賀萍萍只有逢年過節才能見到自己的孩子。
有時,當微風輕輕吹拂過窗欞,她便會聽到遠處孩子們在外邊盡情玩耍的笑聲,或者偶爾還能瞥見他們在廣闊的天空下放飛著各式各樣的風箏的身影。
那些充滿活力的小朋友們不僅有來自郭家嫡系子孫的后代,還包括許多隨行伺候于左右的仆人家中的幼子。
甚至有時候還能發現,有些活潑好動的孩子居然是從鎮上很遠的地方特地趕過來的,他們或許是跟隨家人到此參加某個重要聚會的賓客。
心情稍微好點的日子里,她總是習慣性地搬個小板凳坐在窗戶旁邊,手持繡針一針一線認真地做著刺繡或是修補家人的衣物,每完成一小片圖案便停下來抬頭望向遠方的道路盡頭,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能早日迎來那忙碌在外奔波養家的男人及其可愛的孩子們的歸巢。
然而不幸的是,在經過了幾年漫長而又孤單無依的日子之后,她的健康狀況日漸惡化,直至后來嚴重到了幾乎連最熟悉不過的親人都無法辨認出來的地步。
出于無奈也是為了給她尋找一個更為安靜舒適的休養環境,賀管家決定賣掉了一部分家中資產換得了鄉間一塊風水不錯的土地,并帶著已經病重不堪的妻子來到了這處新建起來的秘密山莊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