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這句話的意思明顯是心動了,想要在汜水之會上利用血影樓的刺客了結陳守仁的性命。
軍帳里一幫人聽著大事不妙,趕緊互相使眼色。其中一個頗為年長,德高望重的老將軍開口了“主帥,末將以為不妥。”
“嗯”宋之問看著他。
老將軍咳了一聲,說道“這血影樓,雖說是北境鼎鼎有名的刺客聯盟,可就在去年,血影樓的殺手黃邪劍在燕國南域刺殺河陽侯世子慕辰就失手了。末將覺得,這血影樓,也不過如此。”
“黃邪劍刺殺慕辰這事本帥知道。”宋之問拿出了主帥的威嚴,肅聲道,“刺殺慕辰失敗一事,主要還是他碰巧撞見了劍皇前輩。休說是黃邪劍,便是血影樓樓主親自出馬,碰見了劍皇謝玄,那也是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嘛,主帥,血影樓不靠譜啊”老將軍說道。
“可陳守仁可不是謝玄。”宋之問按劍說道,“此事不必再議,本帥心意已決楊將軍,命你迅速與血影樓的人聯系,本帥要親自出馬,在汜水之上,與小先生會上一會。”
“主帥,軍政大事,豈可兒戲”眾人慌了。
這不是鬧著玩嗎對陣兩軍的主帥如此這般在汜水之上會面,跟陣前陳兵,然后雙方卻派出自家主帥去兩軍陣前單挑有何區別
“諸位將軍,汜水關久攻不下,王上已心有不滿。”宋之問環顧軍帳之中的六人,語氣深沉,“督軍按察使已經從睢陽城出發,不日便會來到前線。諸位,這個督軍按察使是何人物,大家都很熟悉,正是大太監張宴。個中利害,想必諸位將軍都清楚吧”
大太監張宴。
這個名字一出,軍帳之中,六人的臉色都變得難看起來。
“他娘的,怎么是他”楊承罵道。
“君上派張宴前來督軍”老將軍也嚇了一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張宴此人,是為當今宋國君主君子啟的貼身內監。當初君子啟還是太子時,張宴便是他身邊的貼身太監,可以說是陪伴太子長大的人。
如今的宋國,軍政大權在宋之問手上。然而宋之問此人與世無爭,對權力毫無野心。并且宋之問少年時代起,便與宋王君子啟是為至交,所以軍政大權在宋之問手上,君子啟從來不懷疑他。
宋國朝政,基本是丞相錢起把持。
而要說王宮之中,這張宴可謂是一手遮天。憑著陪伴太子長大這一條身份,他在君子啟登基即位時,便受封司禮監掌印太監職位,執掌一方大印,就連朝堂文武百官,都讓看他的三分臉色,敬稱其為“內相”。
不僅如此,掌印太監張宴還是太后的親信。
宋王君子啟可是宋國出了名的大孝子,但凡太后生病,他都能在太后塌下不解冕服,晝夜服侍,直到太后病愈。
如此人物,便是在宋國一跺腳,都能讓文武百官抖上三抖
宋之問自然是不懼張宴。
可眼下他和陳守仁戰局焦灼,君子啟突然派張宴前來督軍,是何用意
軍中之中的六位將軍都心知肚明。
按理來說君子啟不可能對宋之問抱有懷疑。可將在外,又是攻城久之不下,便是再心大的君王,也受不了有人在耳邊吹風。
張宴來者不善。
“張宴抵達前線之前,我們最好是能攻破汜水關。”宋之問說道,“否則他一到,別說攻破汜水關,到時候他不把戰局攪成一團亂麻,都很不錯了。”
宋之問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明白了。
難怪主帥要鋌而走險,寧愿去與血影樓的殺手勾結,也要在汜水之會上解決掉陳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