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和太孫朱雄英的事,又豈是一個太監能管得了的。
別說是插手,就連一個字都不能多說。
否則將來清算之時,李公公插翅難飛。
所以,還是保持沉默比較好。
不管是朱棣登基,還是朱雄英登基,李公公都不會有任何問題。
這一點很重要。
不過,李公公還是希望朱雄英能夠成功登上皇位的。
大約半個小時之后,李公公抵達了科技部。
通報完畢,李公公便被迎了進去。
“老奴見過殿下。”
李公公一進來,便躬身行禮。
“起來吧,李公公。”
朱雄英抬頭看了李公公一眼,神色有些古怪:“爺爺這幾天似乎很閑啊!”
“隔三岔五就來找我?”
他不問還好,一問李公公就有些為難了。
這件事確實不好問。
不過從李公公的神情來看,朱雄英已經隱隱猜到了什么。
這幾個月來,大明醫院在大明的建設,可謂是如火如荼,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民眾們的看法也很明顯。
朱元璋表面沒有說什么,但他在觀察大明人的反應。
如今,大明百姓的態度很明顯了,老朱的態度,想必也已經明確了。
“好吧,既然李公公不便說,那便不說了。”
朱雄英馬上笑道:“我隨李公公入宮一趟。”
“多謝殿下體諒。”
李公公又是一拜。
若是換做一個年輕的太監,怕是早就一頭栽坑里去了。
朱雄英在李公公的帶領下,進入了宮中。
奉天殿,朱雄英一進大殿,就發現朱元璋今天的心情很好,甚至已經開始批閱奏折了。
“見過爺爺。”
朱雄英欠身行禮。
“免禮!”
朱元璋繼續批閱奏章:“大明醫院的事情辦的怎么樣了?”
“挺好的。”
朱雄英笑了笑,道:“現在,大明各地的醫院,都已經建好了。”
“下一步,就是在各府州建立分院,縣醫院也要建立起來。”
“另外,我們也可以利用這些醫院,來普及一些醫學常識。”
“干得好!”
朱元璋批閱完奏折,重重點頭道:“這一次,你又干了一件令大明子民為之喝彩的事。”
朱元璋派去打探消息的人,也證實了大明醫院在百姓中的口碑很好。
老朱雖然是個粗人,但也知道,一個國家,離不開百姓的存在。
朱元璋有時候也會意氣用事,對一些不聽話的人課以重稅。
不過,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民生才是最重要的,他對此沒有任何意見。
“多謝爺爺謬贊了,我只是設身處地的想了想而已。”
朱雄英也不客氣,一口就把功勞攬到了自己身上。
“教育和醫療,是百姓進步的兩大支柱,只有這兩大支柱,才能讓民眾更加支持大明朝。”
“更別說造反了。”
朱元璋點點頭,并沒有懷疑什么。
“這么多年,你所做的一切,咱都看在眼中。”
朱元璋從龍椅上站起來,朝朱雄英走去:“你不是一直想著削藩嗎?”
“這么多年過去了,你改變了主意了么?”
如果有可能,朱元璋其實并不希望朱雄英削藩。
于是,他選擇了詢問朱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