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朱雄英接著道:“其實南洋的國家不多,也不強,主要還是在歐洲。”
“歐洲諸國,每年向大明運來的金銀,都是以百萬計的。”
“用不了幾年,他們就撐不住,大明遲早要跟西方開戰!”
朱元璋聽得直皺眉。
說實話,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兩國之前做生意,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如果你有本事,可以把東西出口到大明來啊。
“真是這樣?”
朱元璋本來已經松了一口氣的心,又提了起來。
這么說來,大明周邊的敵人還真不少。
這樣的結果,老朱是絕對不愿意看到的。
“就是這樣!”
朱雄英點了點頭,說道:“所以在剿滅了草原上的部落之后,我就想讓所有的士兵都裝備上火槍。”
“如果需要和他們開戰,我們的裝備優勢,可以將大明的損失降到最低。”
朱元璋連連點頭,表示明白。
同時,他也為自己的孫子考慮的事情感到驚訝。
幾個月前,他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甚至預料到了南洋、歐洲諸國,都會對大明下手。
朱雄英當時就有了給全軍配備火槍的想法。
不過,朱元璋并不知道,朱雄英本來就是要給大明全軍配發火槍,跟歐洲和南洋的其他國家沒有任何關系。
朱雄英也不多說,隨他去!
在老朱心目中樹立一個高大上的形象,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那行,就按你說的辦。”
朱元璋陰沉著臉說:“咱年事已高,你是大明的太孫,這些事情就交給你來處理吧。”
“你想什么時候削就什么時候削,不過南洋和歐洲的軍隊,你都要留意。”
“盡快把大明的軍隊,都裝備上火槍!”
“遵命!”
朱雄英拱了拱手,回了一句。
朱元璋最不怕有人是造反,尤其是他的兒子們造反。
兒子謀反,老朱家的江山還在。
但如果南洋和歐洲入侵,這片土地就不是我們華夏的了。
就像當年元朝一樣,那時候老百姓過的什么日子?
老朱當然不會讓他們得逞。
隨后,朱雄英就準備返回科技部,將手頭上的事情處理一下。
但就在這時,一名太監匆匆而入。
“啟稟皇上,禮部侍郎鄭沂求見!”
朱元璋聞言,眉頭緊鎖。
一般來說,一般的事情,朝臣們都會用折子的方式來稟告。
除非是十萬火急的事情,否則,是不會進宮面見朱元璋的。
可是大明十多年來,除了對外用兵,并無其他大事發生。
這么多年來,很少有官員會直接進宮面見朱元璋的。
“宣。”
朱元璋又道:“雄英,你也聽著。”
朱雄英正要離開,卻被朱元璋攔住了。
沒過多久,禮部尚書鄭沂就被太監帶了過來。
“臣鄭沂,見過陛下,見過太孫殿下!”
鄭沂一進門就對著祖父二人躬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