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的幾天,李芳遠將應天城的每一個角落都逛了一遍。
他發現,在應天城,工人的生活水平居然是最低的。
可以說,應天城這么大一片地方,所有人都安居樂業了。
除了這些,李芳遠還聽說,在大明各地,也差不多是類似的情況。
有的地方,甚至比這里還要富有。
比如江浙,就是全國最富有的省份之一。
還有廉州,也是大明的通商之地。
而中都鳳陽也很富裕。
那里的環境一點都不比應天城差。
大明的強大,讓李芳遠心服口服。
佩服得五體投地!
五天過去了,李芳遠整個人就像是丟了魂一樣。
從驛站到應天城的火車站的路上,依舊失魂落魄的樣子。
幾天下來,他心中的自信已經蕩然無存。
與此同時,科技部。
楊士奇向他稟報,說今天李芳遠要回朝鮮國。
甚至還問了一句,要不要再征求一下李芳遠的意見。
朱雄英抬頭望著楊士奇,不咸不淡的道:
“不需要說別的,給他帶一句話。”
“若是事不可為,我大明給你撐腰!”
也只有大明皇室的人,才有資格說出這樣的話來。
“殿下,要不要試探一下李芳遠的意思?”
楊士奇問道:“這幾天,他雖然一直在觀察大明各階層的生活,不過,他從來沒有答應過,要歸順大明。”
“我擔心他回去之后不會再提這件事。”
當然,楊士奇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畢竟,他才認識李芳遠沒幾天。
李芳遠到底要做什么,他還真猜不透。
不過朱雄英并沒有太過擔心,只是淡淡地搖了搖頭。
“李氏父子倆,都是聰明人,自然心中有數。”
“不必多言,一切照舊。”
“是。”
楊士奇領命而去。
……
楊士奇開著車,到了應天城火車站,遇到了李氏使團的人。
這分明就是在等著朱雄英。
準確的說,是李芳遠在等著朱雄英。
朱雄英勸降李芳遠的事情,使團中的其他人并不知情
李芳遠見楊士奇孤身一人而來,心中微微一痛。
看樣子,朱雄英并沒有給他最后的機會。
國與國的外交,本就沒有太多的博弈。
說到底,還是要看國力。
“楊大人,太孫沒來么?”
李芳遠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世子,太孫殿下這段時間公務繁忙,朝堂上大大小小的事務多得很。”
楊士奇說道:“這就是他沒來的原因。”
“但他托我轉告殿下一句話。”
“什么話?”
李芳遠心中充滿了期待,期盼著楊士奇能把這句話給說出來。
不歸順也行,做大明的附屬國就行。
然而楊士奇接下來的話,卻將李芳遠最后一絲希望給擊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