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殿下說了,你盡管去辦,若是出了什么事,大明會給你撐腰的。”
楊士奇大聲地說道。
這句話,還是在李氏朝鮮國的使節團面前說的。
這其中的深意,實在是太多了。
大明要為李芳遠撐腰?
你到底想干什么?
李芳遠要和大明合作什么呢?
自古至今,君臣都不是一條心。
朝鮮也不例外。
難道,這次去大明,還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成?
而身為李氏朝鮮的使節,他們居然什么都不知道。
太丟人了。
這其中,就有朝鮮國的世家子弟。
世家跟皇權,向來是水火不容的。
這樣一來,雙方的猜忌就更深了。
李芳遠心下一沉,卻又不得不做足樣子。
只得硬著頭皮道:“多謝太孫殿下。”
“告辭。”
楊士奇滿意地笑了笑:“殿下,我今天就送你到這里吧。”
“您可乘蒸汽火車直達遼東,再轉往朝鮮。”
“我們在這里等著李世子的好消息。”
“再會!”
李芳遠再也無法保持鎮定了。
同時,他也很著急。
因為,他的背后,可是有不少勢力在看著。
但是這話,卻是不好說的。
一旦消息泄露,李氏朝鮮國就完了。
光是這支使團,就會亂成一鍋粥。
李芳遠研究過大明的興起。
當年朱雄英滅了世家大族,滅了富商巨賈,扶起了百姓。
贏得了大明千萬民眾的擁戴。
而李氏的使節團里,有世家、有重臣、有富商。
但是,卻沒有一個代表百姓的人。
如果讓人知道了消息,那么整個使團都不會同意。
李芳遠一個人也下不了決定,只能回去和父王商量一下。
楊士奇看著朝鮮使團的人上車,嘴角立刻勾起了一抹壞笑。
誰都沒有想到,憨厚老實的楊士奇,也會有這種表情。
火車一開,不斷有朝鮮國使團的使臣向李芳遠打聽,是不是和大明有什么合作。
然而,李芳遠卻是一一否認了。
李芳遠看了一眼車窗外不斷倒退的景物,心中暗道:
“這件事情,必須要父王親自定奪!”
……
與此同時,奉天殿內。
朱元璋雖然沒能見到李氏的使節,但也派了自己的眼線,時刻關注著這邊的動靜。
他一直在靜靜地看著,等著看朱雄英最終會如何應對。
又將用什么樣的方法做到。
想當年,朱元璋為了統一天下,幾乎是以一人之力,將北元的舊地幾乎全部收了下來。
但是,除了這些,朱元璋并沒有擴大地盤。
朱雄英就不一樣了。
十年下來,朱雄英不知道打下了多少地盤。
東瀛、小琉球島、滿者伯夷、安南國。
還有大草原了。
大明的國土面積,擴大了將近一倍。
這讓朱元璋如何不心動?